【儀表儀表網 儀表會議】2018年8月18日,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以及華爾達集團協辦的菁華島津科技論壇在北京寬溝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次會議以“科學、探索、交叉、創新”為主題,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劉忠范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江雷院士等在國內外化學、材料、健康、能源以及信息等領域研究成果突出、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家以及眾多杰出青年做大會或邀請報告,同時為活躍在本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學術交流的平臺。
大會現場傳真
中國科學院江雷院士為大會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并致開幕詞。隨后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馬瀨嘉昭先生也為大會開幕式致辭。他表示很榮幸能參加此次論壇。他說道島津是早來到中國的外資企業,早在1956年島津公司就與新中國建立了貿易往來,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后,更是接收到了周總理的接見。WTO加盟后,中國市場經濟進一步成熟,島津也加強了研發,技術,應用支持等工作,積極順應中國社會需求的變化。特別是在2002年島津制作所的田中耕一榮獲諾貝爾化學獎,開創了公司研究人員獲獎的先河。2018年島津公司的口號是 “共創新價值”,在這其中,島津特別關注的是Synergies-融合,希望能繼續為科學技術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隨后,大會進行到了報告環節,首先浙江大學化學系彭笑剛教授做了題為“李鐵津教授與我的學術之路”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深切緬懷李鐵津教授,對李鐵津教授的生平事跡做了介紹。李鐵津教授學術作風嚴謹認真,文獻被引頻次近2000次。
清華大學化學系李景虹教授在報告中也對李鐵津教授進行了深切的緬懷,他說到李鐵津教授是一個純粹的人,偉大的人。1985年,他倡導納米材料與技術的研究,是國內先開展納米科技研究的人,培養了一批的人才,為我國納米科技的蓬勃發展做了重要貢獻。隨后他簡單介紹了一下課題組的研究-關于單體測量科學,從單分子、單粒子到單細胞的分析化學。
北京石墨烯研究所的張錦教授也對他近期的工作進行了報告。他的研究方向是納米碳材料。他表示制備決定未來,發展納米碳材料的制備技術,尋找納米碳材料的殺手锏級應用;踐行工匠精神,避免唯文章論的研究模式;工作中必須做有用的東西,要么上書架,要么上貨架。隨后他對碳納米管在未來器件應用中的挑戰,催化劑的對立統一與碳納米管的控制生長以及碳納米管的發展趨勢做了介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張華教授做了題為 “Phase Engineering of Novel Nanomaterials”的報告,張華教授對他近期的工作研究進行了介紹。
北京理工大學的鄒炳鎖教授做了題為“納米結構與自旋光子學”的報告,他表示當今納米技術已經迅猛發展。自旋極化的電子可以產生很多種量子化的電子態,同理,自旋極化的激子,也可能產生自旋光子學,他表示這是個有待于研究與發展的領域。
大會進入到了邀請報告環節,來自各個領域的數十名專家學者為與會者帶來了精彩的報告。
島津公司分析測試儀器市場部的宋玉婷博士做了題為“XPS分析—從超薄到超厚”的報告,她在報告中說到島津公司作為世界的分析儀器供應商,具有多種創新分析技術,一直致力于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先進可靠的分析儀器。其中表面分析儀器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是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領域的高技術分析儀器,主要用于固體材料表面(約10nm以內深度)元素組成、價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過角分辨XPS、不同X射線源和深度剖析功能可以獲得樣品不同深度的元素價態信息。
(原文標題:菁華島津科技論壇在京隆重召開)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