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寧夏回族自治區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統籌部署、精準施策,通過“排查整治+應急備戰+智慧監管”三管齊下、共同發力,織密輻射安全防護網,守護寧夏輻射環境安全。
清源行動——除隱患
對寧夏停產、停業企業開展“點穴式”檢查,重點清查化工、探傷、醫療等行業企業廢舊閑置放射源管理情況。運用“清單管理+定位追蹤”的技術方法,建立放射源動態檔案,共排查11家放射源使用單位,對發現的20枚廢舊放射源實施“全流程閉環收貯”,做到“應收盡收、應管盡管”。同步更新核技術利用企業輻射安全分級分類管理檔案,將73家涉源單位納入“雙隨機、一公開”重點監管名錄,定期排查風險隱患。
應急備勤——強應對
充分發揮寧夏輻射應急“1+6+N”體系作用,即1個自治區級指揮中心、6個地市分中心、N個現場處置單元的應急響應工作模式。每月開展輻射事故應急聯調聯試,重點測試輻射事故應急監測調度平臺與各監測終端的數據聯通能力,確保數據信息暢通。對應急監測車、防輻射機器人、抗輻射叉車等應急裝備進行維護,全面檢查應急物資儲備與服役情況。實行應急備勤值班制度,應急監測和應急處置人員明晰職責,隨時待命,確保突發事件發生后1小時內完成應急響應集結。
智慧監測——筑防線
對寧夏6個國控、7個區控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施“體檢式”維保,優化寧夏輻射監測數據平臺功能,監測數據實時傳輸率提升至95%以上。實驗室安全管理推行“雙人雙鎖+過程管控”制度,對使用的放射性
標準源、標準物質建立“采購-儲存-使用-處置”全周期記錄,實現“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追”。
目前,寧夏已形成“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的輻射安全監管格局。下一步,自治區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將持續以“瞪大眼睛”的警覺性和“釘釘子抓落實”的韌勁,切實守牢寧夏輻射安全底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