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線電纜生產企業不斷轉型升級,尤其是向著電纜市場堅定邁進,我國的特種電纜,如海底電纜等發展也是欣欣向榮。誠然,與電纜*相比,在技術方面我們還處在發展階段,但是值得高興的是,無論是從意識方面還是從實踐方面,我國電纜產業的確在向著高新產品邁進。
據了解,各類每座海上石油平臺上電纜的用量是:自升式平臺150公里,半潛式平臺180公里,采油平臺200公里,生產平臺200公里,生活平臺100公里。我國每年新建、維修海上石油平臺需要用各類電纜13000公里,約有15%的海纜采用光電復合海底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保守估計預計到2020年使用各種型號規格海底電纜約25000公里。
而除了海上石油平臺用的海底電纜外,海上風力發電及輸電用的海底電纜也將迎來大的發展。建設海上風電場是目前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將是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方向中的方向"。中國目前已有近百家陸上風電場,預計到2020年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河流湖泊等水下電纜市場方面,由于改造江河、湖泊以及水庫大壩的需要,水下電纜應用得越來越廣泛,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怒江、錢塘江、珠江等市場,水下電纜的需求量也將巨大。
目前來看,不管是國內還是,都十分重視海底電纜的研發,其主要原因在于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而海洋領域的新能源開發更是各國爭相去做的,比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等。海底電纜作為沿海島嶼與城市之間電力與通信的重要傳輸手段,市場空間自然是巨大的。以我國為例,我國首先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長達1.8萬公里長的海岸線,超過6000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分散在海岸的邊緣,隨著海洋建設的蓬勃發展,對于光電復合海底電纜和海底交聯電纜的需求十分之巨大。
而細分各個海底電纜應用市場將發現,海底電纜的需求將持續高漲,其中既然包括海上石油平臺用的海底電纜,也包括海上風力發電及輸電用的海底電纜,此外還包括河流湖泊等水下電纜。以海上石油平臺用海底電纜為例,據相關機構預測,2012-2016年煤層氣、頁巖氣、油頁巖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發展將提速。預計到2015年中國石油年需求量將達到4.9億噸至5.2億噸,到2020年仍將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石油年需求量將達到5.6億噸至6.0億噸之間。
不過,我國特種電纜技術與*相比處在發展階段,因此從當前的競爭情況來看,還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隨著電纜*紛紛在國內建廠以便于更好地占領中國市場,因此在市場的特種電纜方面,中國絕大多數市場都被國外*所占據。不過通過中國電線電纜業的發展勢頭來看,這并非是長久格局。事實上,隨著我國一些有實力的電線電纜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兼并重組等方式不斷發展,市場集中度必然提高,綜合競爭能力也一定將得到提升。
我國海底電纜的應用早于19世紀末期。但110kV的海底電纜還是使用充油電纜或進聯聚乙烯電纜,其中國外進口產品占中國市場的50%以上,其中110KV及以上產品為國外企業壟斷。在海底電纜在技術上,國外比國內成熟。國內在技術水平上,還遠遠不能與國外同行相比,特別是制造220kV及以下光電復合海底電纜、海底交聯電纜技術,目前國內還正在開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