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1、球化及孕育處理球化處理為保證球化處理成功,須注意以下幾點:1)鐵水包的結構要適應工藝要求,一般鐵水包的內腔高度與內徑之比值為1.0-1.2,有利于鎂和稀土元素的吸收。包底應搪成凹坑或堤壩式。2)球化劑破碎成適當大小的粒度。粒度過小,容易浮起,氧化;過大,則溶解速度過慢,延長反應時間,鐵水降溫大。粒度的大小視每次處理的鐵水量而言。球化劑最好當天破碎、當天使用,不要久放或受潮。3)球化劑的加入量要根據熔煉工藝、出鐵溫度和原鐵水的含硫量來決定。4)電爐熔煉時,出鐵前要將渣扒凈。5)球化處理方法要合
-
1、降低砂粒間毛細管中的氣體壓力,主要措施是控制型砂濕透氣性和濕型表面硬度,濕透氣性要有一個范圍,透氣性過高超過了上限,意味著砂粒間孔隙過大,鐵液易滲入形成機械粘砂或表面粗糙,如果濕透氣過低,低于下下限,鑄件易產生侵入氣孔。濕透氣性的上下限值應根據具體生產情況而定,高壓造型,上限一般在140左右,下限為70-100,一般鑄件上限在100,下限在50左右,如果手工造型,只要保證混砂質量,緊實均勻甚至可定為30。表面硬度:一般145造型機65-70,148造型機80-90,高壓造型90以上,濕透性高
-
鎳在鑄鐵中有輕微的石墨化作用,可以穩定珠光體和減少鐵素體含量。因此鑄鐵中的鎳有助于獲得均勻單一的組織和較高的致密度。鎳合金鑄鐵多用于制造汽車行業和化學行業的鑄件。鎳與鐵在γ區內形成連續固溶體,液相線(1436℃以下),含65-72%Ni時,出現一個不很明顯的低點。鎳可以擴大γ區,含鎳鑄鐵在固態時,分成數個相,回火時,從這些相中都可析出FeNi3。α-Ni在360℃以下為面心立方晶型,β-Ni在1130℃以下為六方晶型,γ-Ni在熔點之前為體心立方晶型。Ni3C為六方晶型,在380℃以上時,分解為
-
1、刀痕粗糙分析刀痕粗糙缺陷一般多體現在加大切割進給量的時候,主要是由于在切削過程中,由于刀具形狀使得金屬加工表面部分金屬未切除,殘留在加工表面,稱之為刀痕。2、鱗刺現象一般在切削速度較低,并且運用高速鋼或硬質合金刀具對塑性金屬材料進行切削時,容易在表面出現鱗片狀的裂口和毛刺,這種現象稱之為鱗刺現象。一般在拉削、插削、滾齒等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這種情況。當處在低速度、小前角刀具切削塑性材料時,會形成擠裂切屑的情況,這就造成刀與屑間產生力的作用,并周期性地變化,這使得金屬積聚,加工表面出現斷裂和鱗刺
-
感應爐冶煉裝料是保證熔化過程順利進行的基礎。裝料不合理會造成熔化期延長、金屬損耗增大,電耗增加等諸多問題。因此,必須對裝料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1)底渣鋪底坩堝清理維護完畢,應加入底渣。堿性坩堝冶煉時加入石灰和螢石渣料;酸性坩堝冶煉時,加入碎玻璃渣料。保證熔化期內渣層覆蓋鋼液。(2)裝料的松緊程度裝料要求下部緊上部松。即坩堝的中下部堆積密度盡量打,提高加熱效率(中下部磁力線密集程度最大)。上部堆積密度小,便于熔化時爐料順利下行,減少產生架橋的幾率。(3)裝料的層次部位1、底部是坩堝低溫區,應裝入
-
金屬型鑄造型的工藝特點:金屬型的導熱速度快和無退讓性,使鑄件易產生澆不足、冷隔、裂紋及白口等缺陷。此外,金屬型反復經受灼熱金屬液的沖刷,會降低使用壽命,為此應采用以下輔助工藝措施。預熱金屬型:澆注前預熱金屬型,可減緩鑄型的冷卻能力,有利于金屬液的充型及鑄鐵的石墨化過程。生產鑄鐵件,金屬型預熱至250~350℃;生產有色金屬件預熱至100~250℃。刷涂料:為保護金屬型和方便排氣,通常在金屬型表面噴刷耐火涂料層,以免金屬型直接受金屬液沖蝕和熱作用。因為調整涂料層厚度可以改變鑄件各部分的冷卻速度,并
-
澆注時間對鑄件的質量有重要的影響,應根據鑄件的結構、合金和鑄型等各方面工藝因素綜合考慮來選擇快澆、慢澆或正常速度澆注。快澆的優點:金屬液的溫度和流動性降低幅度小,易充滿型腔,減少皮下氣孔傾向。充型期間對砂型上表面的熱作用時間短,可減少夾砂等缺陷。對于灰鑄鐵、球墨鑄鐵鑄件,快澆可以充分利用共晶膨脹來消除縮孔、縮松等缺陷。快澆的缺點:對型壁有較大的沖刷作用,容易造成漲砂、沖砂等缺陷。澆注系統的重量大,工藝出品率低。慢澆的優點:對型壁的沖刷作用較小,可防止漲砂、抬箱、沖砂等缺陷。有利于型內氣體的排出。
-
1、內澆道不要開設在鑄件質量要求高的部位,因內澆道附近晶粒粗大,也最好不要開設在非加工面上,以避免影響鑄件外觀質量。對有耐壓要求的管類鑄件,內澆道常開設在法蘭處,以防止管壁處產生縮松;2、內澆道不要正沖著砂型和砂芯,或其他薄弱的突出部分,以防沖砂。對旋轉體鑄件,內澆道要切向引入,并力求方向一致,使雜質集中并排入冒口或相應的工藝凸臺中;3、內澆道不要開設在靠近冷鐵或芯撐處,以避免降低冷鐵的作用或造成芯撐過早熔化;4、內澆道應使金屬液沿型壁注入,不要使金屬液長時間降落在型壁表面上使砂型局部過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