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碳達峰”“碳中和”是目前大氣環境治理的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人們嘗試著在各種相關領域尋求突破,而能源便是其中之一。盡管煤炭等傳統能源已經為我們服務了很多年,但是其在開采以及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壓力非常大,并且毫不夸張地說,目前以傳統能源作為主要功能形式的領域幾乎都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大頭”,比較有代表性的便是交通。而為了解決這一情況,大部分國家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便是發展清潔能源來取代傳統能源。
事實上,這種發展模式也確實收獲了不小的成果。一方面,目前已經有不少清潔能源被運用起來,而像風力發電、潮汐發電等運用自然現象完成能源生產的技術,在不少地區甚至已經成為了主要的供能形式。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以及技術發展的雙重保證下,許多領域已經開始了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化的過程。而在這之中,新能源汽車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
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4類,分別是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車、燃料電池電動車、其他新能源汽車車。其中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車已經逐漸開始普及,一方面大部分地區公共交通已經開始采用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車;另一方面在政策扶持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車也成為了消費者購買私家車提供了新選擇。此外,雖然燃料電池電動車和其他新能源車還處于發展階段,但是伴隨著“綠氫”計劃的推進以及鈉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這兩類新能源汽車也充滿機遇。
甚至從某種程度來說,就目前的能源發展來看,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或許不需要擔心能源問題。那么是不是說新能源汽車發展就非常順利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僅2021年上半年,全球不同國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汽車產量下降情況,其中新能源汽車尤為明顯。而其中的原因來源于另一項關鍵技術——芯片。
盡管我們總是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能源發展聯系在一起,但是實際上,網聯化、智能化作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同樣也是影響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并且由于電動的特點,在智能化上,電動汽車的實際需求會更高。而想要實現這方面的發展,芯片便是關鍵。
而芯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領域,它介于高產能與低產能之間。為什么這么說?一方面,芯片作為信息化時代技術發展的基礎,其實發展速度非常快,而世界范圍內,擁有自主芯片設計能力的企業其實非常多,加上如今各種信息化產業企業、科技企業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可供嘗試的芯片方案其實非常豐富。
但是另一方面,芯片生產的技術要求非常高,即便在世界范圍內,能實現高端芯片生產的企業也屈指可數,這便意味著,在芯片生產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技術壟斷。而這種壟斷不但限制了部分國家的芯片開發進度,更影響著汽車芯片的供應。事實上,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汽車芯片的需求量是不斷上漲的,這也導致了“芯片荒”的產生。加上一些國家之間的技術角逐,許多時候設計出來的芯片不但很難得到生產并投入使用,甚至連常規的用于商品的芯片都存在缺貨的情況。
因此,想要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除了能源上的推進,芯片技術的發展同樣重要。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說,想要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點便是完成芯片制造業上的技術突破。當然這個過程其實很復雜,包括技術本身的發展以及解決如何在發展之后讓企業愿意接受并嘗試使用國產技術的問題。但無論如何,推動中國汽車芯片產業生態建設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