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導讀: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專業定義是: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工業中小企業,對于機器人領域來說,專精特新既是榮譽也是幫助。
“專精特新”忽然成了一個熱詞。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專業定義是: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工業中小企業,企業規模符合國家《中小企業劃型
標準》(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規定。這也就反映了,在一定程度上,專精特新企業比其他中小企業有更強的競爭力。
除了展示企業實力之外,專精特新的稱號也將為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支持,財政部、工信部已經明確提出,2021—2025期間,將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重點支持1000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發揮它們在經濟增長中的示范作用。今年七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二季度會議,特別強調要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應用研究,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這是“專精特新”和“卡脖子”聯系在一起,換句話說,專精特新企業是解決“卡脖子”難題的強心劑,在細分領域擁有極大的優勢。
關于專精特新,最著名的例子是日本味之素味精廠,制造味精時的產物ABF,是全球芯片在制造原材料,而這家味精公司,占據了芯片90%以上的市場,擁有自己具競爭力的獨門絕技,這就是專精特新的典型。對于中小企業多的機器人領域來說,專精特新既是榮譽也是幫助。
一方面,我國的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發展至今,
工業機器人領域僅有幾家老牌企業站在第一梯隊,而剩下的絕大部分規模不大,市場占有率整體不高,協作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其他的領域更是沒有獨角獸,而且成立5年左右的中小企業較多,專精特新可以說是他們能力的證明之一,也是幫助它們進一步擴展市場,向更高層級邁進的催化劑。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發展難題在近幾年來一直受到關注,中小企業發展對于打造良性產業生態十分必要,我們既需要大型公司發揮好帶頭作用,也需要中小企業進一步豐富產業,提升產業鏈整體韌性,真正連接好“斷點”,疏通好“堵點”。
我國在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方面目前已經卓有成效, 截至目前的統計顯示,我國“小巨人”企業數量已達4762家。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培育“專精特新”的工作,讓企業真正具備“專精特新”的能力,還需要相關部門、企業的共同努力。
原標題:機器人,歡迎加入“專精特新”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