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對于機器人,我們都已不再陌生。不管是成果迭出的機器人比賽,還是形形色色的以機器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我們對機器人的陌生感逐漸降低。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人也不斷推陳出新,出現了不少有意思、有創新的種類。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一種身段柔軟靈活的機器人,它的個子雖小,僅有2厘米長、0.3克重,但是其功能卻讓人大開眼界,能在人們的指示下前往既定目標,以小小的身軀承擔重物,翻閱陡坡,無論是在嚴寒還是酷暑中都能正常使用。
這種迷你的軟體機器人正以其極強的綜合性能受到廣泛關注,人們期盼著未來它可以在廢墟狹縫、生物體內完成各種復雜作業,它的面世也喚起了人們對軟體機器人的好奇,它與傳統的剛性機器人之間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機器人是指有獨立的自動
控制系統、可以改變工作程序和編程、模仿人體某些器官的功能,并能完成某些操作或移動作業的機器。它們的出現可以代替人們的工作,在惡劣的自然環境或枯燥的重復性勞作中發揮作用。但是,很多時候,傳統的剛性機器人的應用情景有限,因此科學家們將目光轉向軟體動物,從它們的運動特性上攫取靈感,制造出具有更大自由度和變形能力的軟體機器人。制造軟體機器人首先以自然界的軟體動物為原型,模仿自然界中的生物軟體結構設計,章魚、象鼻、尺蠖、水蛭等動物的仿生軟體機器人先后被成功研制出來。其次就是制作材料,軟體機器人由可產生大應變的柔軟彈性材料制成,并依靠自身形狀在空間上的連續變化來實現運動,其驅動方式主要有依靠形狀記憶合金驅動、氣動—液壓驅動、電活性聚合物驅動、電機一鋼絲繩驅動、化學驅動幾種方式。
作為一種全新的機器人,軟體機器人的優點很明顯,如質量輕、對目標形狀的適應能力強、與環境接觸碰撞力小等優點,它可以變形、擠壓,能夠縮成一個小團再恢復原形,能夠鉆進非常狹小的空間里,還可以在粗糙的表面上前進,能夠繞過不規則的障礙物,能夠沿著繩子爬行等等。種種強大的本領使得軟體機器人在使用過程中具有天然的低風險性,特別適宜在空間無人狀態下使用。在醫療救援方面,軟體機器人的應用前景很廣闊,它們可以在狹小的空間找尋傷者,幫助救援。
目前,人們還在探尋更多關于軟體機器人的應用可能,如在太空中的運用,科學家們希望依靠軟體機器人實現針對空間碎片、廢棄衛星等空間目標的捕獲,發揮其在狹窄空間操作的長處,在航天器內部設備維護、空間站艙內操作等任務中解決難題,利用大尺寸軟體機器人實現空間設施的長距離搬運。
總的來說,軟體機器人是一種科技含量高、前景良好的創新型機器人,它以材料科學、機構學和控制科學為基礎,利用軟體材料的物理特性使機器人進行更簡單的高效運動。近年來,軟體機器人研究與開發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也許未來我們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軟體機器人的作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