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 導讀:埃斯頓以成型機床
數控系統起家,隨后將業務擴展到交流
伺服系統,并于2012年開始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逐步拓展下游集成應用領域。
埃斯頓:從核心零部件到本體
埃斯頓以成型機床數控系統起家,隨后將業務擴展到交流伺服系統,并于2012年開始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逐步拓展下游集成應用領域。核心零部件方面,目前公司擁有主要核心零部件和算法基本為公司自研和生產,核心零部件自制率持續提升;此外,公司負載較輕的機器人第5、第6軸均可以使用自主研發的雙曲面齒輪減速裝置。
從核心零部件算法到本體的發展路徑主要優勢包括:1)核心零部件自制可以降低本體制造的成本;2)通過逐步提升零部件自制率,可以增加供應鏈體系的安全可控;3)核心零部件是決定本體性能和產品標準的重要部分,形成較強進入壁壘;4)增加客戶粘性,提升后市場服務質量。
綜合來看,上游核心零部件仍然是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盈利能力最強的部分,提升核心零部件自制率,對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擴展規模保證供應量安全穩定有重要意義。
埃斯頓通過自主研發加外延并購不斷完善產業布局,形成核心部件、機器人本體和集成應用全產業鏈優勢。運動控制領域,公司于2017年收購世界運動控制器前十大品牌供應商之一TRIO,使公司具備為行業大客戶提供復雜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的能力;機器人領域,公司于2016年參股全球三維視覺領域技術企業Euclid,增強公司智能化優勢。此外,公司于2017年參股美國Barrett公司,發展協作機器人,把具有學習、感知等能力的機器人應用到公司的數字化智能工廠。
下游領域拓展方面,公司于2016年收購上海普萊克斯,快速推動了公司機器人本體在壓鑄行業的應用,提升公司產品在壓鑄機自動化市場的競爭力;2017年,公司收購德國M.A.i.,有利于借助其產品和技術平臺,推動機器人集成應用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2020年公司完成Cloos公司的并購重組,強化公司焊接機器人優勢細分業務,未來將繼續保持Cloos在中厚板焊接市場的優勢,共同發展前景廣闊的機器人激光焊接、激光3D打印市場。
埃夫特:從系統集成到本體
埃夫特源于奇瑞,以系統集成起步,公司從系統集成商逐步拓展到本體和核心零部件的開發制造。公司過去主要通過外延并購快速切入本體和核心零部件,逐步收購CMA、EVOLUT、WFC等海外企業做大做強,逐步拓展噴涂、拋光打磨、切割等應用場景,下游領域覆蓋汽車、3C電子、陶瓷衛浴等通用工業。
相比于以零部件起家的企業,目前公司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仍較低,但已實現加速提升。2018-2020年,公司控制器自主化率由不足 5%提升至接近30%,發展迅速;2017-2020年,公司減速器自主化率從零提升至超過35%。公司通過積極地外延和內生策略,核心零部件自制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產品性能有望逐步提升,收斂并趕超海外企業對標產品。
從系統集成發展到本體和核心零部件的發展路徑的優勢包括:1)對下游客戶需求的認知更為充分,產品設計研發更貼合需求端;2)產品售后更為直接,服務效率更高;3)通過逐步向本體和核心零部件拓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綜合來看,系統集成商拓展到本體和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是外延的成果和持續內部的發展,公司在前期關鍵技術收購階段較為成功,在部分優勢賽道已經確立地位,盈利能力改善可期,國產替代與行業高增長有望驅動公司中長期的高增長。
埃夫特積極推行“共享工廠”模式,即公司在產業聚集區通過與政府平臺或企業合資建立智能共享工廠,并為共享工廠提供智能設備和智能云平臺;產業聚集區的中小企業無需進行相關設備投資,可以直接通過智能共享工廠進行加工,優化產能。通過集中服務,共享工廠可以實現規模效應,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中小企業解決自動化升級難的問題;此外,埃夫特可通過共享工廠積累工藝數據和場景經驗,加速機器人產品向通用領域的滲透。
在工業機器人國產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從不同的方向出發到共同進入國產機器人本體賽道,埃斯頓與埃夫特將在機器人國產化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原標題:從工業機器人上下游到本體制造,行業*為國產化進程加速)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