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導讀:目前汽車行業仍為國內外
工業機器人供應商下游主要的應用領域;其中海外品牌下游主要應用于汽車整車,國內品牌主要提供沖壓、焊接、噴涂、包裝等汽車行業細分領域的機器人產品。
截至2020年,國內非汽車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占比已由2010年的約50%提升至70%,呈逐步遞增趨勢。其中3C領域的應用超過30%,金屬制造領域的應用超過12%,鋰電、食品領域的應用均超過5%。隨著5G、新能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工業機器人下游新的應用場景持續擴展;此外,隨著機器人技術不斷進步以及使用機器人帶來的經濟性的提升,工業機器人在金屬制造、食品飲料等生命周期相對較短的行業的應用也在持續增加。
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制造功能。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電子、物流、化工等各個工業領域之中。
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供應商在中低端市場地位穩固,海外工業機器人供應商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因此海外品牌在汽車整車和倉儲物流行業中市場份額較大,而國內品牌在以中低端市場為主和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汽車電子、汽車零部件、金屬加工等行業中市場份額較大。
其他行業中,如食品飲料、醫療用品等行業,由于定制化程度高,價值量相較于汽車行業低,外資品牌難以全面顧及,因此主要由國內工業機器人供應商所覆蓋。隨著工業機器人下游應用領域的逐步拓寬,國內工業機器人增量市場空間廣闊,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有望憑借自身優勢逐步實現換道超車。
相比于傳統的工業設備,工業機器人有眾多的優勢,比如機器人具有易用性、智能化水平高、生產效率及安全性高、易于管理且經濟效益顯著等特點,使得它們可以在高危環境下進行作業。
1. 機器人的易用性
在我國,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于制造業,不僅僅應用于汽車制造業,大到航天飛機的生產,軍用裝備,高鐵的開發,小到圓珠筆的生產都有廣泛的應用。并且已經從較為成熟的行業延伸到食品,醫療等領域。由于機器人技術發展迅速,與傳統工業設備相比,不僅產品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小,而且產品的個性化程度高,因此在一些工藝復雜的產品制造過程中,可以讓工業機器人替代傳統設備,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經濟效率。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從2016年到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總銷量已經從29.4萬臺突破到34.6萬臺。可見工業機器人應用范圍之廣。
2.智能化水平高
隨著計算機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工業機器人將逐漸能夠明白人類的語言,同時工業機器人可以完成產品的組件,這樣就可以讓工人免除復雜的操作。工業生產中焊接機器人系統不僅能實現空間焊縫的自動實時跟蹤,而且還能實現焊接參數的在線調整和焊縫質量的實時控制,可以滿足技術產品復雜的焊接工藝及其焊接質量、效率的迫切要求。另外隨著人類探索空間的擴展,在極端環境如太空、深水以及核環境下,工業機器人也能利用其智能將任務順利完成。
3.生產效率及安全性高
機械手,顧名思義,通過仿照人類的手型而生產出來的機械手,它生產一件產品耗時是固定的。同樣的生存周期內,使用機械手的產量也是固定的,不會忽高忽低。并且每一模的產品生產時間是固定化,產品的成品率也高,使用機器人生產更符合老板利益。
工廠采用工業機器人生產,是可以解決很多安全生產方面的問題。對于由于個人原因,如不熟悉工作流程、工作疏忽、疲勞工作等導致安全生產隱患,統統都可以避免了。
4.易于管理,經濟效益顯著
企業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每天的生產量,根據自己所能夠達到的產能去接收訂單和生產商品。而不會去盲目預估產量或是生產過多產品產生浪費的現象。而工廠每天對工業機器人的管理,也會比管理員工簡單得多。
工業機器人可以24小時循環工作,能夠做到生產線的最大產量,并且無需給予加班的工時費用。對于企業來說,還能夠避免員工長期高強度工作后產生的疲勞、生病帶來的請假等誤工的情況。生產線換用工業機器人生產后,企業生產只需要留下少數能夠操作維護工業機器人的員工對工業機器人進行維護作業就可以了。經濟效益非常的顯著。
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加工精度差距逐步縮小,部分精度仍有一定的進步空間。隨著國內工業機器人供應商不斷通過“自主研發+外延并購”完善技術體系,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加工精度將持續優化,在國產替代趨勢下有望加速追趕海外工業機器人品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