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從浩瀚的宇宙鳥瞰,地球呈深邃的湛藍色,那是占其表面積70%以上海洋的顏色。海洋,是風雨源泉,是巨大的“
調節器”,對穩定氣候至關重要。然而,據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的氣候聲明,2020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暖的3個年份之一,海洋增溫依舊持續,海洋熱量再創新高。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海洋與我們的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密不可分,海洋與大氣之間存在熱量、動量、物質等交換,海-氣相互作用可造成千變萬化的天氣氣候現象或事件,如厄爾尼諾事件、拉尼娜事件、臺風等,引發區域氣候異常和氣象災害。
海洋觀測儀器是指用于海洋觀測、取樣、測試等項的設備的總稱。通常按海洋科學專業分類,分為海洋物理儀器、海洋化學儀器、海洋
生物儀器和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觀測儀器等。
對海洋的正確認識來自實驗觀測,海洋科學研究的每一個重大發現或進步都與某項新儀器的應用密切相關,先進的海洋觀測儀器對海洋科學的進步是至關緊要的。如在熱帶海洋與全球大氣(TOGA)計劃中,每年投放的拋棄式深溫計(XBT)達3萬個,飄流浮標達230個。
海洋觀測儀器是用于海洋觀測的所有儀器的總稱,是觀測和測量海洋的基本工具,通常指采樣、測量、觀察、分析和數據處理等設備。海洋觀測儀器是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和資金密集的高技術領域之一,是海洋信息產業的支柱。
海洋觀測儀器不斷更新,其特點是向多樣化發展,向系統化發展,運用計算技術、遙感技術、水聲技術、激光技術、防蝕技術等各種新技術,引起海洋儀器變革,實現自動化、高精度、長時間連續觀測和大面積觀測。
有數據顯示,海洋為地球貢獻了90%的降雨,也吸收了地球九成的多余熱量,通過洋流將熱量重新分配到世界各地,使得地球不至于一直變熱或變冷。海洋還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汽,這些充足的水汽使我們呼吸的空氣比較濕潤,否則也不適宜人類居住。
統計顯示,過去100年來,由于海平面上升、氣候變暖和氣候事件的綜合影響,近50%的沿海濕地已經喪失。自1980年代以來,海洋吸收了20-30%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導致海洋持續酸化。由于格陵蘭島和南極冰蓋的冰量損失速率增加,冰川質量持續損失和海洋熱膨脹,近幾十年來海平面加速上升。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百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