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臭氧污染是空氣質量管理工作中具挑戰性的難題之一”,因此,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之年,我國展開了針對臭氧污染治理的系列行動。
《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的出臺,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2020年夏季,我國對重點區域及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的95個城市提出了治理建議,并組織開展臭氧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和幫扶行動。
成效顯著。數據顯示,7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陜西等重點區域臭氧濃度顯著降低,臭氧超標天數明顯減少;6月至7月份,全國95個城市中有75個城市優良天數提升目標完成情況良好。
對于下一步的治理,我國也有了打算。有專家指出,長期來看持續降低臭氧需要不斷對氮氧化物實施深度減排。就目前來看,氮氧化物的排放主要來源于兩大領域,一是柴油車的排放;二是工業廢氣的排放,比如水泥行業。
這也就成為了接下來我國臭氧污染治理的兩大主攻方向。
針對柴油車污染——需要克服柴油車的流動性強、行業亂象頻出等問題
以柴油車為主的公路貨運形式以“小、散”為主,管控起來并不容易,這就需要生產企業、用戶、燃油供應站、排放檢驗站、
維修站等多方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統籌“油、車、路”等方面,來進行管控。
另一個就是實現產品的替代,比如通過氫燃料、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等替代傳統的燃油車,從源頭實現氮氧化物的減排。
針對水泥行業污染——減排氮氧化物須關注NH3、CO排放過量問題
資料顯示,水泥行業已成為我國繼熱力發電和交通運輸之后的第三大NOx排放源。除塵、脫硫技術已能夠滿足行業需求,如今水泥行業實現超低排放改造面臨的大難題為NOx。這主要與其行業特點有很大的關系,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大,且煙氣含塵量高、粘度大。
當前水泥行業達到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措施為SCR脫硝。對此,有專家建議,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深度減排的同時須關注NH3、CO排放過量的問題。
我國各地方也加強了對水泥行業大氣污染的控制,2020年4月,《安徽省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
標準》開始實施;9月7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在杭州組織召開了強制性地方標準《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立項聽證會,其中明確水泥行業煙氣排放提標是下一階段深化大氣污染防治和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舉措。
此外,江蘇、河南等地正在制定或修訂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而廣東、北京、山東、福建、貴州、重慶等地也陸續發布了《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按照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水泥行業今年秋冬將繼續實施重污染天氣分級管控。
持續推動臭氧污染治理是我國接下來大氣污染治理的一大重點,提高氮氧化物的減排水平則成了關鍵。在此推動下,我國空氣中的臭氧濃度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