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日,我國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科考實習船命名剪彩,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求索的使命與擔當,承載起興海強國的光榮與夢想,挺進深藍,劈波斬浪,順利平安。
“中山大學”號船長114.3米,型寬19.4米,型深9.25米,整個船體線型優美、高大威武。該船具備無限航區航行能力,經濟航速11.5節,大試航速度16節,經濟航速下續航能力15000海里,額定人員編制下自持力60天,定員100人。
作為新一代海洋綜合科考船,“中山大學”號采用L型全回轉低噪聲推進器、采用輪緣永磁側推、采用直流母排+儲能蓄電池的組合設計、采用全航速主動式減搖鰭等。“中山大學”號非常注重綠色環保性能,滿足排放要求,并將取得中國船級社 Clean標志,確保對大氣環境、水體等科考調查的影響降至低。
此外,該船還擁有直升機熱降平臺,可有效提高人員輸送和物資轉運能力,并可作為無人機的起降平臺,從三維空間上大大擴展了本船科考觀測的范圍。
“中山大學”號所使用的儲能蓄電池
儲能蓄電池主要是指使用于
太陽能發電設備和風力發電設備以及可再生能源儲蓄能源用的蓄電池。常見的儲能蓄電池為鉛酸蓄電池(目前正在逐步開發以磷酸鐵鋰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儲能電池)。
儲能蓄電池分為以下三類:
1 排氣式儲能用鉛酸蓄電池-電池蓋上有能夠補液和析出氣體裝置的蓄電池。
2 閥控式儲能用鉛酸蓄電池-各個電池是密封的,但都帶有在內壓超出一定值時允許氣體溢出的閥的蓄電池。
3 膠體儲能用鉛酸蓄電池-使用用膠體電解質的蓄電池。
超聲波測深儀(ultrasonic wave detector)是一種適用于江河湖泊、水庫航道、港口碼頭、沿海、深海的水下斷面和水下地形測量以及導航、水下物探等諸多水域的水深測量儀器。由便攜式機箱、傳感器、微型打印機、支架和信號電纜以及上位機軟件等部分組成。
超聲波測深儀的工作原理是根據超聲波能在均勻介質中勻速直線傳播,遇不同介質面產生反射的原理設計而成的。超聲波測深儀是以水體為超聲波媒介,測深時將超聲波換能器放置于水下一定位置,換能器到水底的深度可以根據超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和超聲波信號發射出去到接收回來的時間間隔計算出來。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百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