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下游】近日,安徽省一條110千伏電纜通過一場“振蕩波局放試驗”進行了全面體檢,這也是安徽電網開展這一試驗。
在城市電網中,110千伏及以上高壓電纜就猶如“大動脈”。目前,合肥地區110千伏及以上高壓電纜長度超過928千米,占比全省超過60%。除了日常的科學運維之外,電纜試驗手段十分重要,要盡可能利用這個機會發現其細微隱患。
在以往,電纜的檢測時使用傳統的耐壓試驗,通過不同試驗電壓時泄漏電流的數值來繪制泄漏電流—電壓特性曲線,從而確定絕緣的局部缺陷、受潮及老化。
與傳統的耐壓試驗相比,這種新技術不僅對電纜主絕緣產生的危害降至低,同時可以更為的直接定位隱蔽缺陷位置。安徽省使用的這種技術是在被試電纜上施加高壓震蕩脈沖,如果電纜內部有缺陷,就可以通過
傳感器及軟件處理,在上位機電腦中直接顯示缺陷的類型和特征,并定位。
據了解,此次進行振蕩波局放試驗的是110千伏濱賈二189線電纜,經過交接試驗后,測試結果是完全正常的。
該技術的應用讓電纜內部細小缺陷無所遁形,無疑是高壓電纜專業管理的技術性突破。這是安徽省開展該類型工作,填補了相關技術領域空白。未來,這一技術還可被用于電網新老設備檢修工作中,對于進一步提升城市高壓電纜安全運行有著重要意義。
(資料來源:江淮晨報、合肥晚報、中安在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