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2023年,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省流通市場的電纜產品進行了省級監督抽查,本次抽查產品30批次。
經檢驗,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率為6.7%,不合格項目為:導體電阻,絕緣抗張強度原始值,絕緣老化后抗張強度,標志,產品表示方法,標志、包裝。
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導體電阻”不合格,主要是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使用劣質導體材料,或是導體拉絲工序控制不當等。當導體電阻不合格時,會增加用電線路自身的電能損耗,同時加劇電線電纜自身的發熱,過度發熱可致使電線電纜的絕緣層加速老化和脆裂,降低了用電線路的使用壽命,嚴重的話,會因為絕緣層脆裂破損,引發漏電事故或火災。
“絕緣抗張強度原始值”,“絕緣老化后抗張強度”不合格主要是生產企業使用的原材料材質不符合要求,或是加工工藝不達標所造成的。絕緣抗張強度不合格直接大大縮短了電線電纜的使用壽命,并且在施工過程中或長期通電高溫環境下,絕緣層容易破裂,導致導體帶電暴露在外,有觸電短路的危險。
“標志”,“產品表示方法”,“標志、包裝”不合格,主要是生產企業不重視造成的,因為標志出現錯誤并不影響其銷售,而且大多數用戶并非專業人士,對于標志是否正確并不了解,生產企業不重視該項目的錯誤。標志的錯誤可能會導致安裝施工過程中的誤用,留下用電安全隱患。
本次抽查發現的不合格結果將移交被抽檢單位及產品標稱的生產單位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