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上下游】我國的北斗衛星經歷了十五年的發展,從初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到今年的第4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發展中我國的北斗衛星技術打造得越來越穩固和堅實。
2000年10月,中國自行研制的顆導航定位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今年3月,我國發射的首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由區域運行向拓展組網;8月,同步上天的“北斗導航衛星兄弟”在太空中建立星間鏈路;9月,我國第4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發射,這是我國發射的第20顆北斗導航衛星。
十五載芳華,中國北斗導航衛星征程幾何?技術與產業發生了怎樣的巨變?在我國顆北斗導航衛星上天15周年之際,們紛紛暢談他們與“北斗”結緣的故事與希望。
北斗衛星飛出“中國夢”
今年9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中國位置網服務聯盟理事長孫家棟的提議下召開的第四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設立并頒發按照北斗七星的架構命名的“北斗獎”,表彰了在我國衛星導航領域做出突出成績和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隨著北斗導航技術的升級發展,更多的國內外單位和個人為中國的北斗導航走向貢獻了突出力量,‘北斗獎’的設立,將成為該領域內的奧斯卡大獎。”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秘書長苗前軍介紹,北斗導航衛星的研制起步時,處于中國工業基礎和技術實力薄弱階段,一些高精尖產品不得不向國外尋求購買。但從國外訂購的產品不是動輒被禁運,就是“掉鏈子”。一旦進口產品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研制進度,因此中國航天人更加堅定地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例如,在北斗導航系統區域組網建設中,第18、19顆北斗導航衛星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占到衛星全部產品的近80%,其設計壽命從8年提高到12年。
“北斗導航衛星正在步入覆蓋的新進程,北斗應用和產業化在面臨著新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佳歷史機遇期。”孫家棟表示,15年來,北斗導航系統的發展速度世界,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北斗到北斗+,從兼容GPS到兼容北斗,從專業應用、行業應用到大眾化的社會應用,從北斗的“百城百連百用”到“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從北斗服務網到中國位置網服務聯盟,北斗“天上好用,地下會用”的格局,正被打造得越來越穩固和堅實。
加速北斗導航應用落地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近日發布的新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高速發展,總體產值達到1343億元,較2013年增長29.1%。國內衛星導航市場新增銷售產品及系統超過80%已采用北斗兼容技術。在這個加速“落地”的賽道上,政策布局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合力“沖刺”個個備顯精彩。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成員、副主任閔宜仁表示,近年來,為推進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產業化發展,該局已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國的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系統。與此同時,依法加強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統籌和監管,也推動了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可持續發展。
北斗航天衛星應用科技集團董事長劉貴生介紹,多年來,該集團聯合航天科技集團772所致力于北斗衛星導航民用系統的一體化研發及產業化推廣,研發出了國內款衛星導航芯片、國內款用于衛星上的國產CPU芯片和FPGA芯片、國內款星光成像芯片、國內款抗輻射芯片應用于空間設備、國內款北斗一代短報文基帶芯片等。
首屆“北斗獎”個人獎獲得者、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儒欣介紹,北斗星通成立伊始就承擔了“北斗一號信息服務系統”項目的研制任務。該公司成立15年來,獲得了176項和193項軟件著作權,開拓了個北斗規?;瘧檬袌?mdash;—海洋漁業市場,已為入網的4萬多條漁船提供監控、指揮服務;該公司開發出的自主芯片、板卡、天線等獲得多種獎項,包括國內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頻多系統高性能SoC芯片、北斗小芯片55nm超低功耗GNSSSoC芯片蜂鳥。今年9月,該公司還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15億元。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國一批北斗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如研發成功國產高水平北斗導航芯片、國產北斗米級定位精度手機等,表明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駛入高速成長的快車道,越來越多的企業正成為創新的主力軍。
完善機制推進產業化
“未來任何人都離不開位置服務,它是智慧城市基礎的支撐。”苗前軍表示,隨著定位服務能力的不斷提高、產業形態的日益清晰、服務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日趨成熟,位置服務應用將更為廣泛。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北斗民用市場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位置服務平臺也會更加智能化。
“北斗產業內部存在嚴重的小、散、亂的問題。”周儒欣認為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隨著國家對北斗系統建設及其產業化的重視,很多創業者和投資機構盲目進入該領域;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短期政策紅利”消失,投資人開始“惜錢”,導致不少企業資金短缺、陷入困境。“收購兼并是一種趨勢,未來幾年將出現產業兼并收購的高潮”。
“目前北斗導航系統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依然面臨著不少困境。”劉貴生表示,比如,由于北斗衛星系統管理上的特殊性,導致出現條塊分割、互不兼容的狀況,出現問題無法及時有效解決;北斗衛星系統在“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尚屬后來者,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標準化體系,應用過程中“諸侯混戰”等。
為此,劉貴生呼吁相關管理部門盡快建立一個、、安全的信息服務系統,制定產業化標準,完善激勵機制,同時以開放的姿態,深入探討軍民融合的思路,“解禁松綁”放開企業發展的手腳,為北斗導航定位產業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