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牽頭主導制定的我國首個海草床生態系統修復技術國家標準《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態修復》(GB/T 41339.4-2023)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并將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海草是地球上唯一一類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其構筑的海草床是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和三大藍碳生態系統之一,也是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捕獲和封存系統之一,具有極高的生態服務功能。然而,受人類活動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海草床生態系統退化嚴重,使得近海海洋動物的棲息、產卵、育幼場所遭到破壞,導致近海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量急劇衰減,同時進一步引起近海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極大阻礙了全球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據統計,自1990年以來,全球海草床以每年7%的速率在減少,約有29%的海草床已消失。我國的海草床也遭到嚴重破壞,超過80%的海草床已完全退化。因此,如何加快海草床生態恢復成為我國海洋環保亟需解決問題之一。
《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態修復》國家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提出,由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83)歸口,共9章,規定了海草床生態修復的基本原則、總體流程、分析診斷、方案制定和方案實施等技術要求;提出了從資料收集與實地踏勘過程中應關注的海草床生態相關指標、海草床生態修復選址宜遵循的各項條件到修復方案設計的具體內容,以及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并明確了修復實施后的管理與維護要求。
該標準所提出的技術規范力求符合實際、便于操作,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確保海草床生態修復工作有標可依,為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標準實施后可形成規范的海草床生態修復流程,可引導和促進我國海草床生態修復工作科學發展,提升海草床的生態健康水平和功能服務效果,為海草床生態系統修復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支持。
河北唐山沿海鰻草海草床生態修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