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民政部印發《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和《中華環保聯合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要求,由中華環保聯合會歸口,江蘇蓋亞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揮發性有機污染場地鉆測一體化裝備操作指南》團體標準,經多次調研、內部討論、召開專家技術審查會等多項工作,數易其稿形成了征求意見稿。為保證標準的科學性、嚴謹性和適用性,現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郵箱bgs@acef-chs.cn,截止時間2023年7月15日。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 1 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指南規定了揮發性有機污染場地鉆測一體化裝備對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原位實時探測的工作方法。本指南適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狀況調查中的原位鉆進探測工作。
裝備現場操作步驟
2. 打開氣象色譜、檢測器并對其預熱(20 min),設置溫度;
3. 打開裝備控制器,場地設備及筆記本電腦,檢測線纜、系統返回氣流及系統壓力;
4. 打開 Acquisition 軟件,進行化學應答測試和電導率偶極測試,并記錄相應的數據;
5. 記錄系統參數(如:水流、壓力、出峰時間檢測器基線電壓等);
6. 將串點線纜連接好并連接到探頭,調整線纜確保探頭可以向地下鉆探;
7. 將動力頭緩沖墊安裝在設備探頭上,安置探測器驅動帽;
8. 將刮泥圈放置好,使鉆進探測器探頭從刮泥圈中間通過;
9. 開始 HPT 水流測試(如果需運行 HPT 的話);
10. 準確排列好探頭,將探頭鉆進土壤,開始記錄深度(此時半透膜在地面以上);
11. 在電腦上點擊 Trigger 按鈕(Trigger 表將會閃爍一下,背景由黃變綠);
12. 標準的鉆頭鉆進速度為 30 cm/min:這意味著在 15 秒內鉆進 30 cm,然后再該深度下停留 45秒,持續該步驟直至得到深度數據。在進行鉆進探測時,如果一直使用直推方式,則相當于無間隔數據收集。這種方法收集的數據會導致更高的檢測極限,也不能夠直接與之前正常情況下收集的數據進行直接對比。
13. 選擇在高滲透性區域(低 HPT 壓力)進行耗散測試;
14. 當數據記錄結束時,點擊 Trigger off 開關,將線纜收回電纜盒內;
15. 當收回線纜時,盡可能使線纜內部擴散有少量的污染物,此時關閉加熱器開關;
16. 放置好掛泥板和刮泥圈,緩慢拔出鉆具;
17. 當探測器探頭完全拔出地表后,使用清洗劑/清水清洗探頭和半透膜;
18. 將半透膜加熱開關關閉,確保半透膜和線纜都已經清洗干凈、沒有污染物質,檢測器基線穩定,并開始數據記錄后測試。在應答測試屏幕上觀測檢測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19. 當基線穩定后,開展數據記錄后測試并與初始測試數據做對比分析,系統檢測的目的也是為了確保所記錄的數據是真實有效的。
20. 當使用 FI6000 時,數據可以以表格格式/打印格式導出。
質量保證/質量控制:
質量保證測試是指探頭上的每個傳感器在測試前與測試后都是穩定的,以驗證該設備能夠得到的數據都具有較高的質量。針對有機污染濃度高的污染場地,鉆測一體化裝備系統對其進行化學反應測試,須保證探頭上的半透膜、線纜和檢測器能夠提供高于基線噪音的充足信號。電導率測試通過 EC 偶極點進行測試,通過土壤 EC 讀數的高低可以推斷土壤類型。HPT 傳感器包括 HPT 測試和所測試的 HPT 參考測試,這可以證明傳感器測量準確無誤并能夠準確地測量到大氣壓力。
QC(質量控制)是在測試時和測試后進行的,記錄 QC 數據可以回答下列問題,并保證每個數據都是高質量的、有意義的數據:
(1)數據準確嗎?EC 的數值是否處于可接受的范圍?在測試的整個過程中,是否有任何讓你認為系統出錯的地方,如失去溫度記錄/系統氣壓?
(2)響應是否一致?隨著更多測試的開展,是否顯示出來電導率和污染物應答的一致性?在 DIViewer(Appendix IV)軟件中回顧一下不同位點測試記錄。
(3)試驗重復性如何?在 10-20 個測試點中就需要進行一次重復測試,以保證測試是可重復的。
(4)測得的數據中巖性改變是否與取芯所得的土壤物理性質一致?取土壤連續區域/中斷區域的土壤芯樣,以證明 EC 所得的巖性數據的準確性。
(5)鉆測一體化裝備的檢測應答針對污染濃度是否合理?這必須收集土壤/地下水樣品到實驗室分析,用以確認污染物和其濃度。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