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深度】兒童節過去不久,筆者發現一個有意思的兒童節禮物——兒童廚具“火”了,購物軟件中動輒幾萬+的銷量令人瞠目。然而消費者對于迷你廚具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體驗烹飪勞動,有人關注到廚具的安全性和孩子的身體健康。那么孩子到底應不應該過早接觸廚具?這些兒童廚具的安全性如何?儀表能為兒童廚具的安全做些什么?
多大的孩子可以接觸廚具?
我國的教育活動向來提倡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把勞動作為一門獨立課程。對于烹飪勞動,《方案》明確指出,一、二年級的學生僅需參與洗菜、擇菜等簡單的勞動,三、四年級學會切配、涼拌和簡單的蒸煮等步驟,五、六年級的學生才要求會完整制作2-3道家常菜。也就是說,至少到第二學段,學生才能接觸一些“危險”的廚具,比如菜刀、熱鍋等。
儀表檢測兒童廚具的安全性
兒童廚具種類豐富,一般廚具有的刀具、電磁爐、平底鍋、蒸鍋、炒鍋,市面上都能找到它們的迷你版,并且,刀具同樣鋒利,電磁爐余溫能達到100多攝氏度,還有消費者反映鍋具底淺,容易溢出。
由此可見,就性能來看,兒童廚具的安全系數并不高,那么材質方面又有怎樣的表現呢?自媒體賬號“老爸測評”使用XRF掃描儀配合手持式X熒光
光譜儀對市面上 8 個迷你廚具中的金屬材質廚具進行測試,結果僅有 3 款材質可以作為食品接觸材料。而其他5款是假不銹鋼,這種材質低鎳低鉻高錳,耐腐蝕性較差,易生銹,有害人體健康。
該實驗只是檢測了廚具是否是食品級不銹鋼材質,就出現如此駭人的結果。更何況兒童廚具作為一種玩具,還需要檢測材料的涂層、基體的化學物質含量,此時則要用到電感耦合
等離子體質譜儀、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等儀器來進行測定。
如何提高儀表檢測的準確性
我國現行標準中有150余項與兒童有關,其中GB6675《玩具安全》國家標準,對玩具的機械和物理性能、燃燒性能、特定元素遷移、玩具標識和使用說明等做出了較為完善的檢測規定。而對于食品接觸材料,我國有166項現行標準,并要求利用氣相色譜-質譜法等方法對材料進行檢測。
但對于兒童廚具,國家還未制定相關標準。新事物的出現會伴隨著一些新問題,因此國家制定標準的步伐要與時俱進,儀表企業也該如此。
筆者認為,要解決兒童廚具存在的問題,應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國家應盡快出臺相關的標準規范此類產品的生產,并要求利用多種手段加強產品檢測??梢猿浞纸梃b國外標準,如美國要求玩具炊具必須符合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條例(FDCA)的有關要求。在還未出臺相關標準之前,應嚴格規定兒童廚具的生產同時遵循廚具與玩具的雙重標準。
另一方面,檢測儀表企業應該加大研發力度,加強檢測儀表的準確性、功能的豐富性以及檢測方式的便捷性。為國家制定相關標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同時為兒童廚具的生產廠家、相關檢測機構提供重要工具。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