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達的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全國幾何量長度計量技術委員會已完成《圓錐螺紋量規校準規范》《計量型掃描探針法柵格間距校準規范》《關節臂式坐標測量機校準規范》和《計米器檢定規程》4項計量技術規范的征求意見稿。為了使國家計量技術規范能廣泛適用和更具可操作性,特向全國有關單位及專家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
《圓錐螺紋量規校準規范》
圓錐螺紋量規是對內、外圓錐螺紋要素尺寸邊界條件進行綜合檢驗的計量器具,用于控制圓錐螺紋要素的極限尺寸。
本規范按照JJF 1001-2011《通用計量名詞術語與定義》、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為基礎性系列規范進行制定。參考JJF 1345 圓柱螺紋量規校準規范;GB/T 14791-2013/ISO 5408:2009螺紋 術語;GB/T 32534 圓錐螺紋檢測方法;JB/T 10031 55°密封管螺紋量規;GB/T12716-2011 60°圓錐管螺紋等文件編制而成。
按照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及符號;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A、B、C、D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范適用于圓錐螺紋量規的校準。
《計量型掃描探針法柵格間距校準規范》
微納米級柵格間距標準樣板具有微納米級準確度和均勻性、柵格間距不大于100μm的周期性結構,按其幾何結構可以分為一維柵格和二維柵格。通過其復現的間距值作為標準量值,實現對微納米測量儀器水平方向量值的校準。
本規范依據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94-2002《測量儀器特性評定》編制。參考GB/T 39516—2020 微納米標準樣板(幾何量);ISO 18115-2:2013 表面化學分析 詞匯 第2部分:掃描探針顯微術術語(Surface chemical analysis—Vocabulary—Part2: Terms used in scanning-probe microscopy);IEC/TS 62622-1-2012 納米技術-柵格標樣的描述、測量、尺寸參數(Nanotechnologies-Description, measurement and dimensional quality parameters of artificial gratings)等文件編制而成。
按照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A、B、C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柵格間隔不大于100μm的柵格間距標準樣板,如:單一間距、規則形狀陣列和特殊排列的間距結構的首次校準、后續校準和使用中檢查。
《關節臂式坐標測量機校準規范》
測量臂是一種基于旋轉關節和轉動臂、需手動操作實現測量的坐標測量系統,利用旋轉關節角度編碼器的轉角信息和轉動臂長度,獲得儀器坐標系中的測頭坐標。常見的測量臂有5軸、6軸、7軸幾種構造,由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和測頭組成,肩關節包括A、B轉軸,肘關節包括D或C、D轉軸,腕關節包括E、F或E、F、G轉軸,測頭一般包括接觸式剛性測頭或非接觸式測頭,測頭安裝在最后一個轉軸(F或G)上。
JJF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和JJF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本規范制定工作的基礎性系列規范。
本規范是對JJF1408-2013《關節臂式坐標測量機校準規范》的修訂,修訂中參考了ISO10360-12 Articulated arm coordinate measurement machines, ASME B89.4.22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rticulated Arm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 ISO10360-8 CMMS with optical distance sensors 中的相關項目和方法。
與JJF1408-2013相比,除編輯描述性修改、計量文獻更新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適用范圍中增加了配置非接觸式測量傳感器的多軸工業機器人測量系統;術語中增加了測頭的定義描述;增加了尺寸誤差、形狀誤差、定位一致性等計量性能及其校準項目和方法;修改了主要校準設備及技術要求;增加了空間長度示值誤差校準對測量臂的擺放距離及擺臂姿態的要求;增加了附錄B.3、B.4校準結果記錄表樣例;增加了附錄D校準證書內頁格式。
本規范規定了關節臂式坐標測量機的校準方法,適用于工業上常用的關節臂式坐標測量機(也稱便攜式三維測量臂、曲臂式坐標測量機,以下簡稱測量臂)。配有非接觸式傳感器的多軸工業機器人測量系統等其它原理相同的測量儀器的校準也可參照此規范。
《計米器檢定規程》
計米器根據準確度,可分為標準計米器和工作計米器。標準計米器分為非接觸式(激光計米器)和接觸式兩種,主要用于對工作計米器進行量值傳遞,也可用于在線測量。工作計米器型式主要為接觸式,常用于對電線、薄膜、布匹、紙張等的長度作計米顯示、計米報警和計米控制等。
本規程的編制以JJF 1002─2010《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JJF 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為基礎和依據。參考JJF1094─2002 測量儀器特性評定;JB/T8734.1-2016 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絕緣電纜電線和軟線技術文件編制而成。
本規程替代JJG 987─2004《線纜計米器》。與JJG 987─2004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本規程主要變化如下:更改檢定標準計米器主要設備為鋼卷尺;增加了非接觸式標準計米器的計量性能和檢定方法;增加了附錄A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增加了附錄B轉鼓式標準裝置的技術要求;增加了附錄C檢定證書內容及內頁格式。
本規程適用于計米器的首次檢定、后續檢定和使用中的檢查。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