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久益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國產軟件:“技術換擋期”尋求逆襲
國產軟件,如操作系統、數據庫、辦公軟件等在追趕*的路上,曾經讓人感到遙遙無期,如今這樣的格局正在改變。
5月15日,華為發布AI-Native數據庫GAussDB,宣布通過異構計算創新框架,可以發揮X86、ARM、GPU、NPU多種算力優勢,在標準測試集TPC-DS上,性能比業界提升50%,。
5月17日,金山WPS在珠海軟件園區舉行媒體開放日,金山辦公副總裁莊湧透露金山WPS的月活躍用戶超過3億,用戶遍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天客戶使用WPS Office創建、編輯、分享的文件數量超過5億。
5月21日,阿里云宣布,其于2018年發布的數據庫PolarDB完成重大更新,提供傳統數據庫一鍵遷移上云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數據庫,快數小時內遷移完成上云。據估算,云上成本不到傳統數據庫的1/6。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大的產業變遷,即從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從移動互聯網向物聯網,從傳統計算向分布式計算、移動計算、AI計算的遷移。在這場遷徙中,中國的軟件企業正面臨跨域式發展的機遇。
架構改變促使國產軟件切換跑道
“從看不到身影到看到身影,再看到后腦勺。”龍芯CEO胡偉武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談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的觀點,用在軟件產業上同樣適用。
如果還在原來的跑道上,我們只能是對*望其項背。但是改變跑道,情況會不一樣。
2013年,阿里巴巴的5000臺集群正式上線,阿里云成為世界上家對外提供5K計算能力的公司。上線的那一年,《中國電子報》記者在杭州阿里園區采訪時任阿里巴巴集團CTO現任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的王堅,談及如何發展中國基礎軟件產業的話題時,王堅表示,如果中國的基礎軟件還在“人有我有的思路上”,造出的是“替代品”,缺乏市場生命力,只會成為樣板工程。只有到了云計算的時代,中國的基礎軟件產業才有真正改變的機會,因為整個體系架構發生了變化。所以王堅希望不僅僅是基礎軟件,還包括應用和整個IT生態體系都到云的架構上來,抓住云和互聯網進行創新,讓一直處于追隨狀態的中國IT產業更快變局。
金山WPS的CEO葛珂說,當我們在2011年進入移動領域的時候,微軟已經不是我們對標的對象。而此前的金山WPS一直對標微軟Office,一直在糾結,誰的功能更強大。現在的WPS已經不是一個軟件產品,而更像是一個互聯網的產品。“而在2011年,當金山WPS進入移動互聯網的時候是懷著忐忑心情的,不知道移動端怎么用的情況,集中了當時僅有的能力投入了研發。”葛珂說。
也是在2011年,華為啟動了數據庫GAussDB的研發。
更早一年的2010年,阿里巴巴啟動了數據庫從“商業軟件”向“開源軟件”,再向“自主技術+云計算”的演進,阿里巴巴開始將其甲骨文數據庫向開源數據庫My SOL進行替換,然后再向AliSQL 替換,2014年阿里巴巴開始研發自主的數據庫PolarDB。
這個世界很多事情的發展看起來充滿偶然,又在諸多看似偶然背后透露著必然。這個必然是互聯網正在向移動互聯網演進,云計算開始嶄露頭角,IT產業的架構正在醞釀變遷,分布式云架構已經登堂入室,向主流進發。
這也是必然,包括數據庫等在內的基礎軟件的研發當然不可能順風順水,每一種研發背后的“至暗時刻”,這些軟件企業,無一例外都沒有逃脫。
華為常務董事、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汪濤在華為數據庫產品發布時表示,2011年華為開始啟動GaussDB的研發,經過了九年的開發,今天才把它作為一個完整的產品來呈現。
而阿里的數據庫團隊進行數據庫研發,兩年的時間里寫了30萬行代碼,據阿里云數據庫產品總監曹偉回憶,在2017年,有兩個多月時間團隊的所有成員通宵趕代碼,大家每天下班都會遇到早高峰。
金山WPS Office 桌面版負責人張寧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開玩笑說,我們不是“996”,而是“007”和“早點下班”(通宵干活,吃完早點才下班)。金山辦公某一平臺的版本一年迭代了18次。
應該說,架構的變化、技術的換代,給了辛苦耕耘的“中國碼農”新的跑道和新的機會,中國軟件企業正在不斷看到曙光。2018年,金山WPS月活躍用戶超過了3億,而在移動的手機端,WPS幾乎成為了標配。問世僅僅一年的阿里云數據庫PolarDB,目前用戶已經超過了40萬。在Gartner發布的2018年數據庫魔力象限中,阿里云與AWS雙雙入選,成為數據庫領域的兩匹黑馬。
阿里云智能數據庫事業部負責人李飛飛表示,數據庫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變革的關鍵節點,到了從馬車到汽車的這樣一個更迭的時代。上世紀70年代到上世紀90年代,是以甲骨文、IBM為代表的傳統關系型數據庫主導的時代;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是互聯網推動開源數據庫發展的時代;而從2010年開始,是數據庫上云的時代。Gartner預測到2023年3/4數據庫都會跑在云上。也就是說,在接下來大概4~5年的時間里,我們會見證從線下數據庫為主導的市場態勢,逐步演進到以云上數據庫為主導的市場態勢,75%的數據庫都會跑在云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