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過,國家發改委就出臺了《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試行)》辦法,這標志著電改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不僅有利于構建反映供求關系和有效配置資源的價格體系,且將加速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對2017年國企改革進行了部署,明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護套電加熱器并要求電力等七大領域邁出實質性的步伐。而就在日前,國家電網還公布了以混合所有制方式開展增量配電投資業務等重點舉措,此舉被認為是國網在混改領域邁出的*步。預期在國企改革大背景下,電力領域或將有更多利好消息發布。
輸配電定價辦法落地實質性推動電改前行
對于電力領域的改革,早在上個世紀**十年代就已經開始,當時的目標是朝著政企分開、政監分開、廠網分離、主輔分離的方向逐步深化。2015年3月15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9號文),此文重新架構了電力產業鏈利益分配格局,發電企業也因此成為了售電側重要力量,而除了售電側放開給行業帶來新機會外,此前電力系統內部曾受壓抑的環節也陸續釋放出能量。
為進一步加快電力領域改革,繼去年年末印發《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暫行)》后,今年1月4日,國家發改革委又正式印發了《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試行)》,核定電網輸配電價是我國電力體質改革的重要內容,將推進輸配電成本透明化,推動售電環節競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2015年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9號文)后,已有18個省級電網成立輸配電改革試點區域,另有華北區域電網也開啟了輸配電價改革。就目前來看,試點區域輸配電價成本監審的實地審核即將完成,并轉入輸配電價測算階段。從相關規劃來看,2017年電改的重點將放在西藏電網,華東、華中、東北、西北等區域電網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上。
“電力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領域,配電業務改革已實質性啟動,2017年有望進入第二輪爆發期。”一位研究人士認為,存量電網改造與新增投資直接帶動設備商與工程商的下游需求提升,技術、配套能力強的配網設備公司國電南瑞等有望首先獲益。在運營端,現有配網運營公司具備運營經驗,更容易實現異地擴張,配售電一體化的售電公司將受益。而擁有地方電網資產的電力公司、向綜合售電用電轉型的電力設備公司的前景不可小覷。
“隨著行業市場化加速,用戶側市場放開,短期來看,售電利潤和配電利潤重新分配;中長期來看,供需關系的變化引發市場主體地位的改變。配電網運營+售電+增值服務的一體化模式將是社會主體掘金增量配電網的普遍模式。”光大證券在研報中重點看好三類受益主體:1,具備配電網設計和總包能力的配電網設備供應商,如北京科銳,置信電氣、合縱科技、許繼電氣;擁有用戶服務基礎的用電服務提供商,如智光電氣、中恒電氣、恒華科技;具有電網運營經驗的地方配電網企業,如涪陵電力等。
五大電力集團混改全面加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資產證券化是電力行業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而電改的突破點是“混改”,尤其是五大發電集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杠桿率,提高國有企業管理和經營能力。護套電加熱器資料顯示,做為一個高負債行業,我國五大發電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目前均在80%以上,采取措施降低杠桿率和防范資金風險已成為這些大集團在新電改中的首要目標。就目前而言,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國電投五大發電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并不高,僅分別為42%、56%、48%、57%、28%,這預示著,隨著電力領域混改的深化,五大發電集團將集團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平臺、提高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將是大概率事件。
新年剛過,國家發改委就出臺了《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試行)》辦法,這標志著電改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不僅有利于構建反映供求關系和有效配置資源的價格體系,且將加速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對2017年國企改革進行了部署,明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并要求電力等七大領域邁出實質性的步伐。而就在日前,國家電網還公布了以混合所有制方式開展增量配電投資業務等重點舉措,此舉被認為是國網在混改領域邁出的*步。預期在國企改革大背景下,電力領域或將有更多利好消息發布。
輸配電定價辦法落地實質性推動電改前行
對于電力領域的改革,早在上個世紀**十年代就已經開始,當時的目標是朝著政企分開、政監分開、廠網分離、主輔分離的方向逐步深化。2015年3月15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9號文),此文重新架構了電力產業鏈利益分配格局,發電企業也因此成為了售電側重要力量,而除了售電側放開給行業帶來新機會外,此前電力系統內部曾受壓抑的環節也陸續釋放出能量。
為進一步加快電力領域改革,繼去年年末印發《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暫行)》后,今年1月4日,國家發改革委又正式印發了《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試行)》,核定電網輸配電價是我國電力體質改革的重要內容,將推進輸配電成本透明化,推動售電環節競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2015年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9號文)后,已有18個省級電網成立輸配電改革試點區域,另有華北區域電網也開啟了輸配電價改革。就目前來看,試點區域輸配電價成本監審的實地審核即將完成,并轉入輸配電價測算階段。從相關規劃來看,2017年電改的重點將放在西藏電網,華東、華中、東北、西北等區域電網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上。
“電力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領域,配電業務改革已實質性啟動,2017年有望進入第二輪爆發期。”一位研究人士認為,存量電網改造與新增投資直接帶動設備商與工程商的下游需求提升,技術、配套能力強的配網設備公司國電南瑞等有望首先獲益。在運營端,現有配網運營公司具備運營經驗,更容易實現異地擴張,配售電一體化的售電公司將受益。而擁有地方電網資產的電力公司、向綜合售電用電轉型的電力設備公司的前景不可小覷。
“隨著行業市場化加速,用戶側市場放開,短期來看,售電利潤和配電利潤重新分配;中長期來看,供需關系的變化引發市場主體地位的改變。配電網運營+售電+增值服務的一體化模式將是社會主體掘金增量配電網的普遍模式。”光大證券在研報中重點看好三類受益主體:1,具備配電網設計和總包能力的配電網設備供應商,如北京科銳,置信電氣、合縱科技、許繼電氣;擁有用戶服務基礎的用電服務提供商,如智光電氣、中恒電氣、恒華科技;具有電網運營經驗的地方配電網企業,如涪陵電力等。
五大電力集團混改全面加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資產證券化是電力行業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而電改的突破點是“混改”,尤其是五大發電集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杠桿率,提高國有企業管理和經營能力。護套電加熱器資料顯示,做為一個高負債行業,我國五大發電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目前均在80%以上,采取措施降低杠桿率和防范資金風險已成為這些大集團在新電改中的首要目標。就目前而言,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國電投五大發電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并不高,僅分別為42%、56%、48%、57%、28%,這預示著,隨著電力領域混改的深化,五大發電集團將集團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平臺、提高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將是大概率事件。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