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明基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IC厭氧反應器與其他厭氧處理工藝的對比
IC(厭氧內循環)反應器根據UASB的原理,80年代中由荷蘭帕克(PAQUES)開發成功。它由混合區、污泥膨脹床、精處理區和循環系統四個部分組成。它與其它厭氧處理工藝相比有以下特點:
(1)因反應器為立式結構,高度為16~25m,故,同時沼收集也方便。
(2)機負荷高,水力停留時間短,它與其它厭氧處理工藝的機負荷和水力停留時間比較見表3。
表3各種厭氧處理工藝的機負荷與水力停留時間
(3)剩余污泥少,約為進水COD的1%,且容易脫水。
(4)靠的提升產生循環,不需要外部動力進行攪拌混合和使污泥回流,節省動力消耗。
(5)因生物降解后的出水為堿性,當進水酸度較高時,可通過出水的回流使進水中和,減少藥劑使用量。
(6)耐沖擊負荷性能強,COD去除率為75%~80%,BOD去除率為80%~85%。
(7)生物純(CH4為70%~80%,CO2為20%~30%,其它機物為1%~5%),可作燃料加以利用。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