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池短路是電池較為常見的一種故障,主要分為內部短路和外部短路。以下是兩者的區別及相關的認證標準:
一、電池內部短路與外部短路的區別
發生原因:
短路過程:
危害程度:
二、電池短路認證標準
為了確保電池在短路情況下的安全性,各國和地區都制定了相應的認證標準。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電池短路認證標準:
GB 31241-2014《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
常溫外部短路測試:電池充滿電后,放置在20℃±5℃環境中,用導線連接正負,電阻為80mΩ±20mΩ。監測溫度變化,當溫度下降到峰值低20%或短接時間達24h時終止。接收標準為電池不起火、不爆炸,最高溫度不超過150℃。
高溫外部短路測試:電池充滿電后,放置在55℃±5℃環境中,同樣用導線連接正負,電阻為80mΩ±20mΩ。監測溫度變化,當溫度下降到峰值低20%或短接時間達24h時終止。接收標準為電池不起火、不爆炸,最高溫度不超過150℃。
YD 1268-2003《移動通信手持機鋰電池及充電器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IECEE CB體系:
UL認證:
UL 1642:美國安全檢測實驗室公司(也稱UL公司,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于1985年10月推出的針對鋰電芯安全的規范標準,是國際上廣泛認證的評估鋰電芯在遭受各種故障情況下電池安全可靠性的標準,主要針對電芯(cell)。
UL 2054:主要針對鋰電池組或鋰電池包(battery pack),適用于產品中用作電源的一次(不可充)和二次(可充)的電池。這些電池可由單個電化學電池或兩個或更多個通過化學反應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鋰離子電池并聯或串聯組成。
綜上所述,電池內部短路與外部短路在發生原因、短路過程和危害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為了確保電池在短路情況下的安全性,各國和地區都制定了相應的認證標準來規范電池的生產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