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核電“走出去”已成為國家戰略。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核電等技術裝備走出被寫入。中國的核電項目都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突破的發展。
中國核電的復蘇也為核電站電纜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國內的核級電纜研發、生產也在緊跟核電項目的發展步伐。去年,中國的電纜企業完成了以*自主的產品及材料技術作為強大支撐,完成了全系列核電站電纜的開發,自主研制了三代核電AP1000殼內電纜。
核電纜是核電站的重要電器部件,其主要應用于核反應堆廠房、核輔助廠房、汽輪機廠房。一座核電站所用的電纜種類和數量較多:按用途可分電力電纜、控制電纜、測量電纜、通信電纜和防火電纜5類;從數量上說,據估算,一座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所需各類電纜,型號有100余種,總長約3000公里,價值約1億元,核電站電纜的發展前景看好。
核電纜在核電項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傳輸的紐帶,盡管這幾年核電的發展備受爭議,但從當前國內能源消費的實際現狀來看,大力發展核電逐漸成為共識。在過去的三年里,國內核電行業發展經過短暫的停頓之后,將在更高水平和更強戰略意義層面上重新進入發展快軌,對于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也越發明顯,使核電的發展由年初的"適時啟動"轉化為而今的"抓緊啟動",中國核電又一次進入了加速期。
根據中國政府《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國后續核電項目將主要采用三代AP1000及其再創新技術。有信息表明,由于"十二五"期間不開工內陸核電,因此今年內有可能開工的核電項目,將從三門二期、海洋二期、陸豐一期、徐大堡一期、山東榮成CAP1400示范項目、福清三期、紅沿河二期中產生。以上因大型先進壓水堆重大專項CAP1400是建立在AP1000技術的基礎上,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升級版",故而開工的優先度可能Z高。
有機構預計,2014年新增核電項目數相比2013年增幅有望達到-200%,設備投資需求近700億元。按照2020年8000萬千瓦的規劃,核電設備投資總需求有望接近4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