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只有44萬千瓦,進展緩慢。2010年完成招標的4個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到2013年才核準。海上風電的前景和現實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海上風電行業存在三大風險,主要為技術、財務和法律法規。
業內人士指出,不少中國海上風電項目技術并不成熟,包括風機技術不成熟、安裝技術不成熟、營運維護技術不成熟等。這可能會導致整個項目存在巨大風險,這也是對投資者來說Z大的一個風險。
另一方面,目前中國在海上風電方面并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現有海洋工程的法規主要還是針對海上油氣開發的。“海上風電不能*照搬油氣的法律法規。缺乏健全的、的、明確的法律法規是海上風電的另一大風險。”一位業內人士說。
中國海上風電標準體系主要參考歐洲海上風電場制定,與中國存在一定差異,例如,海床條件就有所不同,國內多個地區為軟土地基;國內海上風電場區域面積普遍偏小,風機排布密集,風機間的尾流影響很大。
不過,中國陸上風電發展到今天,資源已經越來越少,風電開發商逐步都在往海上在做項目。因此,業內仍然十分看好中國海上風電產業的未來。
除了海上風電本身具有的優勢,中國海上風電發展被看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海上風電更加接近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所以海上風電不像內陸風電一樣需要長距離輸送到消費區域,也沒有棄風限電的問題。開發海上風電,是中國風電企業現在和未來的必經之路,但由于我國海上風電起步較晚,目前仍處在一個比較前期的階段,甚至可說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據悉,許多前期建設的項目目前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工程拖期、施工難度大、運行設備的腐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