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絕緣子發展歷程
20世紀90年代以前,國內基本上以瓷絕緣子為主,玻璃絕緣子用量較少,而復合絕緣子尚處于研發階段。
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是在1995年以后開始進入實用化階段。此后,復合絕緣子入網數量連年翻番。尤其是2001年以后,整體注射成型、壓接式連接、多種形式密封措施等關鍵制造技術不斷成熟,并積累了大量的成功運行經驗,為復合絕緣子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契機,使復合絕緣子成為我國解決污穢地區輸電線路外絕緣污閃問題Z為有效的方法之一。2004年以后,300~550千牛產品相繼成功研發,國產產品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世界復合絕緣子制造技術的發展。
隨著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的廣泛應用,輸電線路污閃事故逐年下降,安全運行可靠性逐漸提高;而變電站設備用空心瓷絕緣子由于制造難度大,很難滿足超高壓電力設備的使用要求。為解決這個問題,借鑒復合硅橡膠在線路上的成功運行經驗。2004年,國產復合空心絕緣子、復合支柱絕緣子、復合硅橡膠增爬裙等開始在110~550千伏變電設備上大量使用,并為遏制污閃事故的發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硅橡膠復合絕緣子在變電站推廣應用并取得良好的運行效果,變電站設備外絕緣復合化優勢和趨勢日漸突出。各級變電站母線門型構架進出線上的耐張串、跳線串和懸垂串等逐漸使用棒形懸式復合絕緣子;其次,各類變電設備,包括變壓器、斷路器、避雷器、互感器、電抗器、隔離開關、組合電器、電纜終端、穿墻套管、母線支柱等大量使用硅橡膠復合絕緣子。
以硅橡膠材料的復合絕緣結構改變了傳統瓷為主的外絕緣結構,為高壓輸變電設備開拓一些新的技術領域。變電設備復合外絕緣的技術優勢、經濟性、可靠性已廣被認同,成為替代瓷空心絕緣子并解決污穢地區變電設備用瓷絕緣子污閃、斷裂、爆炸等問題的新一代產品。
絕緣子作為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重要設備之一,其技術性能得到電力運行部門及制造業的普遍關注。資料顯示,我國復合絕緣子2008年的故障率為萬分之一,雖然這個數據表明了國產復合絕緣子質量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但絕緣子核心技術仍需要進一步發展。對此,本報特邀國網電科院專家對我國復合絕緣子的技術發展趨勢進行探討。
電網的高速發展促進了復合絕緣子產業的迅速壯大,使我國硅橡膠復合絕緣子制造技術居世界 先水平。
粗略統計,全國復合絕緣子制造企業已超過100家,但占市場主導的企業僅有10多家。而且,由于硅橡膠復合絕緣子制造水平、質量管理、運行條件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以及復合絕緣子使用數量的逐年增多,近年來復合絕緣子發生閃絡、損壞事故日趨增多,表現在閃絡、機械強度下降、擊穿、脆斷、劣化及外力破壞等,極大地影響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這也表明在硅橡膠復合絕緣子制造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尚待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