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補能保證質量,而且修補時間短,又能保證質量日益成為電纜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而且投入小,在現場的惡劣條件下又容易實現,因此現場護套的修補技術及質量日益成為用戶關心的問題。這里筆者就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談一下電線電纜現場施工時候鋪設造成損傷的修復問題。
由于電纜的應用非常廣泛,而現場施工條件又不確定,可能位于初步建設的發電廠,也可能位于初步正在建設的野外新建鐵路,可能在橋架上,還可能在電纜隧道內……許多時候現場條件非常惡劣,在這種情況下,在電纜的現場敷設過程中電纜護套表面刮傷破損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許多時候損傷輕微的只傷及了護套,這個時候更換電纜的成本是非常之大,其實我們*可以用修補把電纜完好如初。
對于不同種類的電線,修復方法也不盡相同,對于低壓電纜絕緣和護套的修補必須是電纜損傷較為輕微的,僅僅是絕緣和護套出現損傷,電纜其他結構完好無損的前提下,才能進行絕緣和護套的修補,而中高壓電纜的要求可能更為苛刻,現在的有些工程的電纜輸電為了減少電纜的中間接頭的數量,電纜全部采用大長度單芯電纜,由于線路的敷設距離較長及地形負責,及施工人員的配備數量及缺乏專業的電纜敷設設備等因素,施工過程造成電纜護套破損出現幾率大大增加。有些施工在出現上述問題后,就用普通膠帶隨便包一包,草草了事,這樣的做法很不負責任。對于電纜破損點內部的破壞情況一無所知,電纜在現場竣工試驗過程和后期的運行過程很可能發生絕緣擊穿或質量隱患。
電纜的修補一定要及時,否則時間一長外部的水分和潮氣進入,將會影響電纜的正產使用壽命。在南方梅雨天氣電纜端部在敷設完畢后,對電纜的端頭因沒有及時進行密封處理,造成流入電纜溝內的水分進入電纜斷頭10-20米不等,剝開端頭的絕緣發現導體都已全部發黑,從而造成敷設后電纜的浪費,因此對于敷設完畢的電纜還是要加強相應方面的檢查,維護和保管,防止電纜在通電使用前應現場各種外部因素造成電纜壽命的縮短和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