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原子吸收光譜儀是一種常用的分析儀器,可測定多種元素,具有性能穩定、使用靈活、可靠性高、維護簡便等優點。原子吸收光譜儀使用中會產生一定的故障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維護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幾點維護技巧:1每次關機及分析結束當做好以下工作:放干凈空壓機貯氣灌內的冷凝水、檢查燃氣是否關好;用水*沖洗排廢系統;如果用了有機溶劑,則要倒干凈廢液罐中的廢液,并用自來水沖洗廢液罐;高含量樣品做完,應取下燃燒頭放在自來水下沖洗干凈并用濾紙仔細把縫口積碳檫除然后摔掉水滴
-
本次測試分別設計了3種不同成分的試驗用鋼,試驗用鋼經過真空熔煉制成60Kg鑄錠,分別經過鍛造與軋制處理,終軋厚度為16mm,總壓下量為78%,軋制后對實驗用鋼進行了不同冷卻速度的冷卻,冷卻速度分別為2、4、8和16攝氏度/s。板材的主要化學成分經過NJ-QP880全譜直讀光譜儀成分測試。常溫力學性能測試在萬能拉伸儀上進行,試驗用鋼的試樣沿著方向截取,每組試樣取3根。測試的平均值作為實際拉伸測量結果。溫室拉伸試驗按照GB/T228-2002來執行。高溫力學性能在拉伸試驗機上進行,試樣沿著扎制方向截
-
1)錳和硅的加入。錳、硅的加入可起進一步脫氧作用,因其價廉,先加入可保證后加收元素得率。2)釩和鈮的加入。釩、鈮價格昂貴,熔點偏高,和氧親和力較大,故加入時金屬熔液要脫氧良好,且金屬熔液溫度不能太低,耐磨鑄鐵的溫度應大于1500℃,耐磨鑄鋼熔液的溫度應大于1550℃.鈦合金塊小于50mm,可直接插入爐內。對于熔煉溫度較低的耐磨鑄鐵,鈮也可隨廢鐵一起加入。3)鋁的加入。鋁作為終脫氧劑或作為合金元素,加入后就得出鋼,否則燒損嚴重。特別是加釩、鈮、鈦等鐵合金時,一般先用鋁08~1.0kg/t鋼液脫氧后
-
灰鑄鐵基本上是由鐵、碳和硅組成的共晶型合金,其中,碳主要以石墨的形態存在。生產優質鑄件,控制鑄鐵凝固時形成的石墨的形態和基體金屬組織是至關重要的。孕育處理是生產工藝中重要的環節之一。良好的孕育處理可使灰鑄鐵具有符合要求的顯微組織,從而保證鑄件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在液態鑄鐵中加入孕育劑,可以形成大量亞顯微核心,促使共晶團在液相中生成。接近共晶凝固溫度時,生核處首先形成細小的石墨片,并由此成長為共晶團。每一個共晶團的形成,都會向周圍的液相釋放少量的熱,形成的共晶團越多,鑄鐵的凝固速率就越低。凝固速
-
為保證終熱處理(固溶處理)后力學性能能滿足技術要求,應考慮鐵素體和奧氏體的比例控制范圍、電渣重熔過程中的燒損及熔煉化學成分的確定等關鍵技術難點,總結冶煉不銹鋼的經驗,在電爐和LE中分批加入氮化鐵和Cr鐵,根據在線化學成分含量進行調整。冶煉過程中根據化學成分特別是Cr、Ni含量,計算鐵素體和奧氏體的含量,并及時對Cr、Ni含量進行調整,進而及時調整合金的加入量。鐵素體含量規范要求為35~55%。由于雙相不銹鋼具有熱率低、鍛造溫度范圍窄、過熱敏感性強、高溫下抗力大及塑性低等特點,鍛造過程中易產生裂紋
-
耐磨鑄件的淬火硬度不僅與化學成分有關,而且相同材料的鑄件,因其大小,形狀不同,熱處理的效果均不同,這是因為硬度值還受尺寸效應、形狀效應和質量效應影響的緣故。尺寸效應耐磨鑄件的力學性能隨其形狀、尺寸的改變而變動。通常是尺寸越大,在相同的冷卻介質中熱處理的淬透性深度變淺,力學性能越低。形狀效應指淬火效果受耐磨鑄件形狀的影響,棒、板、球的形狀不同,它們的淬火效果不同,此外,相同耐磨鑄件上的不同淬火部位的冷卻方式有差異,淬火效果也不同。質量效應質量效應是指耐磨鑄件的質量(重量)不同,熱處理的終結果不同,
-
采用多種(或微量)合金元素進行復合強化能夠顯著提高鋼的淬透性,細化晶粒,是實現對鑄鋼材料有效強化,獲得(超)高強度的重要措施。復合強化主要有兩種思路:①鉻、鎳、鉬、錳多種合金元素復合強化;②鉻、鎳、鉬、錳多種元素復合強化+Ti/Nb/V/RE微合金化。鎳是降低鋼的冷脆轉變溫度作用大的元素,可提高鋼材在各種熱處理下的塑性,鉻鎳配合使用具有*的沖擊韌性。鉻既能提高鋼的淬透性,提高鋼在熱處理狀態下的強度和硬度,還可以提高鋼的塑性。錳是低合金鋼的重要元素,能細化組織,提高力學性能和淬透性,改善鑄造流動性
-
鐵素體—奧氏體雙相不銹鋼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不銹鋼。雙相不銹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的優點,即鐵素體的存在,能夠提高奧氏體的屈服強度、抗晶間腐蝕性能;而奧氏體的存在,能夠提高鐵素體的韌性和焊接性,降低了脆性和晶粒長大的傾向。因此,雙向不銹鋼生產難度大,工藝參數需進一步研究檢驗。鋼錠冶煉(電渣重熔鋼錠)→鋼錠表面清理→鋼錠加熱→鑄造→中間火次進行退火處理→表面清理→加熱→鑄造→標識→鍛后熱處理→鍛件尺寸檢查→一次粗加工→尺寸檢查→超聲波探傷→固溶處理→(淬火+回火)→硬度檢查→取樣→性能試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