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揚塵監測系統
(1)揚塵監測系統(TDY-10S)要求取得省級及以上環保部門的環境保護產品認證證書或者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CMC);取得省級以上第三方測試或校準證書,能夠實現全天24小時實時監測,測量準確、功能齊全、維護安裝方便、可聯網聯動、配置方便、手機APP遠程監測;主要監測內容:P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風速、風向、風力等級、大氣壓、濕度、溫度、噪音等。該監測系統終端設備的監測數據不能人為干預調整。
(2)監測數據要求
PM2.5 量程:1~10000μg/m³;(低要求)
PM10 量程:1~10000μg/m³;(低要求)
示值誤差:±10%;(需和 CMC 對應)
采樣流量誤差:±5%;(需和 CMC 對應)
分辨率:≤1μg/m3;
加熱除濕:具備加熱除濕功能,保證采樣可靠性;
噪聲:2 級聲級計(需和 CMC 對應)
(3)必須配備 LED 顯示屏就地實時顯示監測數據,顯示屏的尺寸不小于 100cm*60cm;顆粒物采樣口需距地面 3.0 米±0.5 米。(揚塵較為集中的高度);每臺設備將分配一個的機器號,作為數據上傳的設備標識。具備數據遠傳直連功能,保證監測設備與市住建局建管處的平臺遠程直接進行數據對接;接入雙方要求:采用 Http 方式,數據采集服務器為服務器,工地現場監測設備為客戶端。使用長連接方式保證數據的正常傳輸。按照每五分鐘發送一條數據,一天 24 小時應發送 288 條數據。
工地現場監測設備須保證每天數據有效采集率達到 95%以上(即成功上傳 260 條)。
2、主要降塵防塵設備設施
(1)車輛沖洗平臺
主要技術指標:沖洗裝置沖洗水壓不應小于0.3MPa,宜采用自動感應,沖洗時間不宜少于3min,水泵功率不能小于7.5kw;沖洗裝置應能滿足各類工程車輛的外圍尺寸(2.4m*3.6m*1m)要求;沖洗裝置基礎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結構承載力不能小于150噸;車輛沖洗宜采用循環用水,設置沉淀池,沉淀池不得少于兩級沉淀,沉淀池應做防滲處理,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管網,沉淀池、排水溝中積存的污泥應定期清理?;A內四周應設置循環排水溝,排水溝坡度大于2%,保證排水暢通。排水溝排水口應于沉淀池連接;基礎周圍2m范圍內路面宜按2%坡度向基礎方向順水設置。沿車輛進出方向設置減速帶。
(2)塔吊噴淋降塵裝置
主要技術指標:塔吊噴淋降塵系統功率不低于7.5KW;覆蓋面積不低于半徑50米;工作壓力不小于5Mpa;噴嘴數量不應小于25個高壓霧化噴嘴;每小時流量不低于12L。
(3)全自動霧炮機
主要技術指標:全自動霧炮設備功率不低于5.5KW;水平射程不低于30米;水泵工作壓力不小于1.5MPa;風機風速不應小于20m/s;每分鐘流量不低于12L。
(4)主干道、圍擋噴淋裝置
主干道、圍擋噴淋裝置主要有PPR水管、直通、三通、彎頭等組成水流通的管路,水箱提供噴淋水源,多級泵給予輸送動力智能控制器控制整個系統。
主要技術指標:噴淋高度不得低于2.5米;圍擋上部設置的噴淋裝置,保證圍擋噴淋全覆蓋,每組間隔不宜大于4m;主干道噴淋裝置,保證噴淋能夠全覆蓋主干道,每組間隔不宜大于4m。
(5)建筑主體噴淋裝置
建筑主體噴淋裝置主要有PPR水管、直通、三通、彎頭等組成水流通的管路,蓄水池或水箱提供噴淋水源,多級泵給予輸送動力智能控制器控制整個系統。
主要技術指標:噴淋裝置高度要求為每20米設置一道,以此類推,具體設置以主體建筑高度具體情況為主;主體建筑不足20米,既可設置一道噴淋裝置;主體建筑三層以下含三層,可不做噴淋裝置。
(6) 裸土、砂石材料覆蓋用網
主要技術指標:參考國標GB5725-2009《安全網》標準,覆蓋用網必須為密目式,其標準規格每10厘米×10厘米的面積上,應有不小于2000個網目,即達到2000目/100cm2,要求覆蓋嚴密,并保持整潔、牢固、無破損,鼓勵使用標準更高、效果更好的環保密閉覆蓋材料。
二、揚塵監測設備安裝點位要求
(一)揚塵監測設備
1.工程項目占地面積在 10000 ㎡以下的,至少設置 1 個監測點,平均每增加 10000 ㎡,再增加 1 個監測點;
2.揚塵在線監測點位:工地主出入口設置數據接收主屏幕(主屏幕不需具備監測功能),施工作業面等揚塵治理重點部位按實際場地特點設置監測點,各監測點實時數據需傳至主接收屏。監測點位,不得隨意移動;
3.在監測點周圍,不應有非施工作業的高大建筑物、樹木或其他障礙物環境空氣的流通。從監測系統采樣口到附近高障礙物之間的水平距離,至少應為該障礙物高出采樣口垂直距離的兩倍以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