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發展雙色單分子閃爍比率技術實現溶酶體功能超分辨熒光成像精準定量
溶酶體作為細胞的“化工廠”與“信號樞紐”,其功能高度依賴于腔內pH的精確調控。傳統觀點認為,溶酶體是均質的酸性細胞器(pH=4.5至5.0),然而,近年研究提示其存在功能異質性。【詳細】南京大學何平、周豪慎:室溫下實現全固態鋰-碘電池的四電子轉換化學
南京大學何平教授、周豪慎教授團隊通過設計I2/Li4.2InCl7.2(LIC7.2)納米復合電極,開發了一種四電子全固態Li||I2電池。與普通Li3InCl6(LIC6)相比,LIC7.2能夠提供更豐富的Cl配位環境,同時保持高電壓穩定...【詳細】中山大學王雪華教授團隊在芯片光子偏振調控的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光子具有多自由度編碼、長相干時間和超快傳輸速度等優點,成為理想的信息載體。光子集成芯片具有高穩定性、高可擴展性、微型化以及高移動性等優點,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詳細】西安交大前沿院高傳博教授團隊在高熵合金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西安交大前沿院高傳博教授團隊創新性地開發了一種基于濕化學法的高熵合金納米材料的精準合成策略。【詳細】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宋延林/李會增團隊發展出“一版多印”印刷制備光電器件新方法
近期,宋延林與李會增等發展出一種基于可編程表面能的“一版多印”印刷策略,實現了利用單一印版印刷制備多層功能器件。【詳細】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于萍課題組在離子選擇性憶阻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利用二苯并18-冠醚-6的鉀離子選擇性,該器件首次實現了對依賴于離子選擇性的神經功能,如靜息電位等的模擬,為實現多離子并行類腦智能傳感和類腦計算奠定了基礎。【詳細】您需登錄會員賬號后才能查看全文
去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