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強化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屬環境風險,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組織編制了《廣西重金屬污染防治“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廣西是國內主要有色金屬產區之一,有色金屬生產加工產業長期的粗放發展,留下了沉重的重金屬污染治理包袱。“十三五”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不斷建立完善重金屬環境管理體系,以行業提升改造和區域整治為抓手,持續加大重金屬污染治理力度,積極推進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問題整治,重金屬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但總體上,由于重金屬環境管理基礎薄弱,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治理難度大,部分區域重金屬污染環境風險問題依然較為突出,重金屬污染防治仍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為進一步深化廣西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由“堅決打好”向“深入打好”的根本性轉變,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關于進一步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的意見》《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實施方案》及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劃要求,制定本規劃,主要闡明“十四五”時期廣西重金屬污染防治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
規劃提出,到2025年,涉重金屬重點行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綠色提標改造取得明顯成效,涉重金屬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6%;重金屬環境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企業環保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問題基本解決,重點流域、區域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并有所改善,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重點重金屬指標達標率、國家考核地表水水質斷面重點重金屬指標達標率、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重點重金屬指標達標率均達到100%;重金屬環境風險防范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堅決遏制涉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發生。
規劃主要任務包括:一、嚴格準入管理,優化涉重金屬產業結構和布局。二、實施分級分類,持續推進重金屬污染物減排。三、深化綜合治理,著力消除重金屬污染環境隱患。四、強化企業環境管理,壓實企業環保責任。五、加強環境監管能力,有效提升監管水平。
完善重金屬環境監測網絡。在現有重金屬監測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環境空氣、地表水重金屬監測網絡,為環境質量監控、重金屬污染應急預警和治理成效評估提供管理支撐。在涉鉈行業企業分布密集區域下游依托巳建水質自動監測站加裝鉈、銻等特征重金屬污染物自動監測系統,對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集中的工業園區、重點區域及周邊水、氣、土壤、農產品等開展重金屬長期跟蹤監測。將監測數據納入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實現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
加強重金屬污染監控預警。加快推進廢水、廢氣重金屬在線監測技術、設備的研發與應用。建立健全重金屬污染監控預警體系,逐步建立基于環境風險防控的監測預警制度等,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依托污染源信息數據庫,進一步整合完善重金屬污染源基礎數據,實現數據動態更新,逐步實現環境監察執法的信息化、規范化及數據信息共享及有效聯動。
嚴格重金屬污染執法監管。將重點行業企業及相關堆場、尾礦庫等設施納入“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對象范圍,進行重點監管。國家重點區域應實現重點行業企業重金屬污染物全面穩定達標排放。加大排污許可證后監管力度,定期核查企業重金屬污染物實際排放量,對超出許可排放量的依法依規處理。將對涉重金屬行業專項執法檢查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監督檢查考核工作,依法嚴厲打擊超標排放、不正常運行污染治理設施、非法利用處置含重金屬危險廢物等違法違規行為。各市生態環境部門結合“一河一策一圖”,將涉重金屬污染應急處置預案納入本地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保障措施包括: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責任。二、制定任務計劃,明確分工方案。三、加大財稅支持,確保任務實施。四、完善制度體系,提升治理效能。五、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評估考核。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