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近年來,全國各地燃氣事故頻發,城鎮燃氣安全事關國家社會穩定、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升燃氣安全管理水平、加強燃氣安全監管能力迫在眉睫。
2月14日下午,國新辦就《“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有關情況召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在燃氣安全方面,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蘇潔表示,近期的燃氣事故還是比較多發,應急管理部正在支持配合發改委和住建部,對“十四五”期間,10萬公里左右老舊管道進行更新改造。
此外,加強對燃氣等城市生命線的監測預警能力建設,特別是要督促餐飲等行業生產經營單位,要讓所有單位在“十四五”期間力爭安裝燃氣泄漏報警裝置。
已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餐飲等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燃氣的,應當安裝可燃
氣體報警裝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據悉,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是預防燃氣事故發生的有效手段。當使用天然氣或者液化石油氣的廚房中可燃性氣體發生泄漏時,
氣體報警器檢測到可燃性氣體濃度達到報警器設置的報警值時,會發出報警信號,以此來提醒人員進行疏散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
燃氣的安全穩定供應關系到國計民生,涉及千家萬戶,面對嚴峻的燃氣安全形勢,各級政府將不斷加大城鎮燃氣管網改造更新力度,推動可燃氣體泄漏報警裝置等安全設備的應用。為保障轄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022年1月23日,武漢蔡甸區蔡甸街道率先帶頭對街道機關食堂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積極推動餐飲等行業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的宣傳與安裝。
除了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對于使用燃氣的集貿市場、餐飲等生產經營單位以及居民家中,安裝具有燃氣泄漏檢測功能的智能燃氣表也是防范燃氣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
相比于傳統的機械表和IC卡表,智能燃氣表在安全與檢測功能上更趨完善,支持安全切斷功能,實現對于超小流、超大流的異常流量進行檢測,符合切斷條件時燃氣表自動關閥,燃氣公司系統后臺顯示關閥狀態并提出警示。
目前,正在合肥試點的量子安全智能燃氣表,表現更加“聰明”,實現了在超流量使用時表端會自動關閥,并實時上報到采集系統。當用戶端膠管脫落燃氣大流量泄漏時,內置“電磁閥”還會自動關閉表內閥門,避免燃氣長時間大量泄漏;用戶在多日不使用燃氣時,表端也可以自動關閥,防止意外發生。
隨著國家對燃氣安全重視力度的不斷加強,燃氣安全檢查的全面鋪開,為筑牢用氣安全“防火墻”,智能燃氣表、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安裝應用將加速上線。
但是,可燃氣氣體報警器、智能燃氣表的安裝使用僅作為燃氣事故預防的手段之一,并不能代替餐飲等單位的其他安全職責,只有將安全意識謹記于心,才能確保商戶和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受到損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