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江蘇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管理辦法》,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現批準《鋼筋標距儀校準規范》等6項江蘇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發布實施。實施日期為2022年3月1日。
序號 | 編 號 | 名 稱 | 批準日期 | 實施日期 |
1 | JJF(蘇) 67—2021 | 鋼筋標距儀校準規范 | 2021/11/24 | 2022/3/1 |
2 | JJF(蘇) 107—2021 | 研究法辛烷值測定儀校準規范 | 2021/11/24 | 2022/3/1 |
3 | JJF(蘇) 118—2021 | 總有機碳TOC在線自動監測儀校準規范 | 2021/11/24 | 2022/3/1 |
4 | JJF(蘇) 248—2021 | | 2021/11/24 | 2022/3/1 |
5 | JJF(蘇) 249—2021 | 干液兩用溫度校驗爐校準規范 | 2021/11/24 | 2022/3/1 |
6 | JJF(蘇) 250—2021 | 液化氣體自動灌裝秤校準規范 | 2021/11/24 | 2022/3/1 |
《鋼筋標距儀校準規范》
鋼筋標距儀(又名鋼筋標距打點機)是用于金屬板材、棒材、線材等拉伸試驗時試樣原始標距等分標注的儀器,用于試樣拉伸斷裂后結合相應的儀器測量對應標注點的位移變化量,通過相應的計算公式得出試樣的斷后伸長率。
鋼筋標距儀分為激光式鋼筋標距儀和機械式鋼筋標距儀。機械式鋼筋標距儀又主要分電動鋼筋標距儀和手動鋼筋標距儀。激光式鋼筋標距儀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大功率激光發射裝置配合偏振鏡頭實現激光打標,用打標裝置橫移的形式在試樣的相應位置打標,即通過數據導入的形式,使用計算機控制偏振鏡頭,在試樣表面留下標記文字信息。激光式鋼筋標距儀主要由計算機、激光發射裝置、偏振鏡頭、試樣盤、防護罩等組成。
本規范為修訂版,修訂過程中參考了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等技術規范。參照了目前國內常見的幾種鋼筋標距儀的性能參數及其檢測方法,并結合江蘇省實際使用情況予以制訂。
與 JJG(蘇) 67-2006 鋼筋標距儀檢定規程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其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修訂原檢定規程為校準規范;根據新版技術要求的變化增加為標記寬度計量特性要求;根據新版技術要求的“標記全長”和“標記分度”,修改為“標記寬度”、“標記誤差”計量特性要求;根據新版技術要求移除“外觀”檢查項目。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程主要內容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與校準方法、校準結果、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校準規范適用于鋼筋標距儀的校準。
《研究法辛烷值測定儀校準規范》
儀器用于測量研究法汽油辛烷值。主要是以可調壓縮比的單缸發動機,配備化油器、傳感器、控制器、信號處理系統和顯示系統等組成。其工作原理為:將試樣的爆震強度與一種或多種不同辛烷值正標準燃料的爆震強度進行比較,與試樣爆震強度相吻合的正標準燃料的辛烷值即為試樣的研究法辛烷值。
本規范依據JJF 1071 《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59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的規定進行修訂。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GB/T 5487 《汽油辛烷值的測定 研究法》的試驗方法。
與JJF(蘇)107-2010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
——修改了規范名稱;
——增加了引言的內容描述;
——在范圍中,增加了研究法辛烷值測定儀的測量范圍;
——在引用文件中,修改完善了引用文件的編號和年號,并增加了注日期引用文件與
不注日期引用文件的說明;
——在術語中,刪除了基準參比燃料、甲苯標定燃料、展寬等術語,增加了研究法辛烷值、正標準燃料、數字計數器讀數術語,完善了辛烷值低于100的正標準燃料、爆震強度術語;
——在概述添加了儀器工作原理;
——在計量特性中,刪除了外觀要求、絕緣電阻要求和發動機轉速誤差、儀器測定誤差、重復性的合格性判別指標;
——在校準用主要設備中,增加了對校準用試劑的要求。
——在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中,修改了發動機轉速誤差的測量方法及計算公式;辛烷值測定誤差中測量次數修改為2次;修改了重復性測量次數,完善了重復性測量中標準物質或正標準燃料的選擇;
——刪除了原附錄A中辛烷值的表示與測定(資料性附錄)和原附錄B校準用試劑要求及基準參比燃料配置方法;增加數字計數器與研究法辛烷值對照表;
——修改了研究法辛烷值校準記錄格式和校準結果內頁格式;
——完善了研究法辛烷值測定儀測定誤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依據JJF 1071 《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用標準物質及配套設備、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研究法汽油辛烷值測定儀(以下簡稱儀器)的校準。測量范圍為(80~100)RON。
《總有機碳(TOC)在線自動監測儀校準規范》
儀器的測定工作原理有差減法和直接法。
差減法測定總有機碳將試樣連同凈化氣體分別導入高溫燃燒管和低溫反應管中,經高溫燃燒管的試樣被高溫催化氧化,其中的有機碳和無機碳均轉化為二氧化碳,經低溫反應管的試樣被酸化后,其中的無機碳分解成二氧化碳,兩種反應管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別被導入非分散紅外檢測器。在特定波長下,一定濃度范圍內二氧化碳的紅外線吸收強度與其濃度成正比,由此可對試樣總碳(TC)和無機碳(IC)進行定量測定??偺寂c無機碳的差值,即為總有機碳。
直接法測定總有機碳,試樣經酸化曝氣,其中的無機碳轉化為二氧化碳被去除,再將試樣注入高溫燃燒管中,可直接測定總有機碳。由于酸化曝氣會損失可吹掃有機碳(POC),故測得總有機碳值為不可吹掃有機碳(NPOC)。
儀器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試樣導入單元、無機碳除去單元、反應器單元、檢測單元、顯示記錄單元、數據處理單元、信號傳輸單元。
本規范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和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的規定而修訂的, 并參考了HJ/T 104-2003 《總有機碳(TOC)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 501-2009 《水質 總有機碳的測定 燃燒氧化——非分散紅外吸收法》等相關文件。
本規范與JJG(蘇)118-2010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
——將檢定規程更改為校準規范(見封面);
——修改了規范的適用范圍,明確了不適用范圍(見1范圍);
——刪除了名詞術語;
——修改了儀器構成(見3概述);
——修改了重復性的計量性能要求,刪除了無機碳干擾的計量性能要求,規定了穩定性的測量時間(見表1);
——刪除了通用技術要求;
——刪除了檢定項目一覽表;
——刪除了外觀和絕緣電阻的檢定方法;
——刪除了無機碳干擾的檢定方法;
——修改了環境條件(見5.1);
——修改了標準器及配套設備(見5.2);
——修改了示值誤差的校準方法(見6.1);
——修改了重復性的校準方法(見6.2);
——修改了穩定性的校準方法(見6.3);
——刪除了附錄中無機碳干擾用標準溶液的配制方法;
——增加了示值誤差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示例(見附錄D)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概述、計量性能要求、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環境水質監測即用于監測地表水、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中總有機碳(TOC)在線自動監測儀的校準。不適用于制藥、半導體等行業中用于監測純化水、注射用水和去離子水中有機碳濃度的在線自動分析儀。
《電梯用鋼絲繩彎曲疲勞試驗機校準規范》
梯用鋼絲繩彎曲疲勞試驗機是用于模擬電梯運行的實際工況,將被測鋼絲繩以一定的包角繞過試驗輪(曳引輪),并對鋼絲繩施加張力,按設定的頻率反復彎曲,測試鋼絲繩抗彎曲疲勞性能的試驗設備。試驗機由試驗輪、導向輪、載荷輪、傳動系統、加力系統、測量系統和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通過加力系統的載荷輪對鋼絲繩施加張力。
本規范根據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規定的規則編寫。
本校準規范在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國家標準GB/T 12347-2008《鋼絲繩彎曲疲勞試驗方法》和行業標準YB/T 4288-2012《電梯用鋼絲繩 彎曲疲勞試驗方法》中的術語、定義、符號以及相關的技術要求。本規范給出了電梯用鋼絲繩彎曲疲勞試驗機計量特性的校準條件、校準項目與校準方法。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電梯用鋼絲繩彎曲疲勞試驗機的校準。
《干液兩用溫度校驗爐校準規范》
校驗爐利用溫度控制系統及攪拌裝置使校驗爐工作區域具有均勻、穩定的溫場。校驗爐一般可以作為干體爐和液體爐使用。當作為干體爐使用時必須配備合適的均溫塊。當作為液體爐使用時必須選用合適的介質,并將液體爐的攪拌系統設定在適當的轉速下工作。
校驗爐一般體積較小便于攜帶,升降溫速度快,能為現場校準提供參考溫度,用來校準各型號、尺寸的鉑電阻、熱電偶、熱敏電阻、溫度開關、雙金屬溫度計等。
本規范依據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起草,其中主要參考了 JJF 1257-2010《干體式溫度校準器校準方法》、JJF 1030-2010《恒溫槽技術性能測試規范》、JJF 1007—2007 《溫度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等規程規范,按照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進行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評定。
依據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名詞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系首次起草。本規范適用于具有升降溫功能、同時擁有干體爐和液體爐兩種測量模式的干液兩用溫度校驗爐在(-50~300)℃溫度范圍內的校準。容積在1.5L以下、攪拌方式為磁力攪拌的微型液體爐也可參照本規范進行校準。
《液化氣體自動灌裝秤校準規范》
自動灌裝秤是一種自動衡器。由控制閥門、稱重傳感器、承載器以及控制與顯示裝置等主要部分組成。自動灌裝秤按預設值進行灌裝,儀表動態監測計算灌裝量,達到預設值時自動停止灌裝。用于對液化石油氣、丙烷等液化氣體介質進行定量灌裝。
本規范依據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和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的要求編寫。校準方法及計量特性等主要參考了江蘇省地方標準DB32/T 3976-2021《液化氣體自動灌裝衡器通用技術規范》。
本規范依據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給出了灌裝偏差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示例。
依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與定義、概述、計量性能、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對液化石油氣、丙烷等液化氣體介質進行自動灌裝的秤的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