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青藏高原很安靜,人煙稀少碧水藍天,地理環境復雜神秘,且高聳的地形帶來的地—氣效應十分顯著,廣泛影響著高原內部以及周邊其他地區。所以,它是眾多科學研究開展的理想之地。
近些年,碳在多圈層的積累和流動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尤其在目前“雙碳”大背景下,是制定路線圖和綜合方案過程中基礎且重要的議題。而被稱為“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水圈、冰凍圈、生物圈和大氣圈多圈層體現最全的區域之一,獨特的冰川、凍土、湖泊、河流和高寒草地和亞高山森林為研究陸表生態系統碳過程提供場所。
為更好地聆聽廣袤高原的“呼吸”,更是要“掘地三尺”一探究竟。地下根系的生物量更是寶庫,因為溫度低土壤有機質分解速度慢,所以固碳能力較強。但不比地上的遙感監測,用于地下的監測手段有限,大多靠挖。
目前,研究人員使用了地面通量塔監測、和地下土壤剖面水分、溫度、氣體同步監測以及微根窗根系生長監測,形成了立體監測體系,使得地下生態過程能實時被“捕捉”。
近地面通量觀測主要包括近地邊界層大氣溫度、風、濕度、輻射、氣壓、降水量、蒸發量、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土壤熱通量、地下水位、物質通量(水汽、碳通量)觀測及熱量、動量通量等要素觀測,以此來獲取不同代表性下墊面區域上大氣邊界層的動力、熱力結構,多圈層相互作用過程中各種能量收支、物質交換等的綜合信息。
土壤剖面水分速測儀可以迅速、精確、可靠的測量土壤剖面的體積含水量。使用先進的FDR技術,在一根探桿上同時分布6個土壤水分探頭,實現同一地點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含水的測量。
根系生態監測系統是利用微根管技術用于非破壞性監測分析根系動態的儀器技術,它是一種非破壞性、定點直接觀察和研究植物根系的方法,其優點是在不干擾細根生長過程的前提下,能連續監測單個細根從出生到死亡的變化過程,也能記錄細根、根毛和菌根的生長、生產和物候等特征,是估計生態系統地下分配和平衡研究的有效方法,結合所提供根系分析軟件,能夠將根系相關數據定量化,包括根的長度、面積、根尖數量、直徑分布格局、死亡根及存活根數量等等。還可以根據用戶需求監測土壤水分狀況,從而研究根系所在區域內溶質運移及水分脅迫所引起的生理變化,廣泛運用于苗木培養、作物生長模型研究、根系病理分析、昆蟲行為生態等領域。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