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達的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全國幾何量長度計量技術委員會已完成《穩頻激光器校準規范》計量技術規范的征求意見稿。為了使國家計量技術規范能廣泛適用和更具可操作性,特向全國有關單位及專家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
穩頻激光器的主要作用是為長度測量提供穩定的激光波長參考。穩頻激光器是激光干涉測量技術中不可或缺的光源,其波長不確定度決定了干涉測量能達到的最高精度水平。穩頻激光器提供的波長值還可以被用于光波長測量類儀器(如光波長計)的校準。
2018年國際SI基本單位重新定義,長度基本單位“米”的定義內涵沒有改變,但是復現方法發生了變化。主要體現在,復現“米”的激光波長不再局限于CIPM推薦的激光波長。原則上講,任意波長的激光均可以用于復現“米”。雖然,633 nm He-Ne激光波長標準光源仍舊是國際最通用的計量長度的標準光源,在工業、科學、國防等領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固有缺陷,還不足以滿足全部精密測量的需求。隨著激光技術的快速發展,不斷有新的激光波長加入到復現“米”的行列,繼而產生了新量值的溯源和校準需求。
新波長標準的建立需要依據計量技術文件。但是我國現行的相關計量技術文件里只有《JJG 353-2006 633 nm穩頻激光器》一項,其適用范圍非常窄,僅為(632.9889926 632.9936206)nm,無法作為其它波長標準建標依據。
除此之外,光頻梳技術的突破使光頻測量的難度被大大降低,并且在長度基準和時間頻率基準之間建立了鏈接,實現了光頻的絕對測量能力。在我國,光頻梳校準穩頻激光波長的計量技術規范尚屬空白,光頻梳絕對測量激光波長的方法還沒有得到規范。
因此,編寫該規范的目的是為建立波長標準提供計量技術依據,該規范的適用范圍覆蓋紫外到近紅外波段,測量范圍覆蓋633 nm激光波長,因此,本規范的實施將替代《JJG 353-2006 633 nm穩頻激光器》檢定規程。
本規范依據JJF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編制,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按照JJF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進行。
按照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的要求制定穩頻激光校準規范,在內容和格式上與JJF 1071-2010保持一致。校準規范的具體內容有范圍、引用文件、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的表達、復校時間間隔等。
本規范是對《JJG 353-2006 633 nm穩頻激光器》檢定規程的修訂。保留和沿用了通過高穩定度穩頻激光校準低水平穩頻激光器的方法,擴展了規范的適用波長范圍,補充了利用光頻梳校準高穩定度穩頻激光的條件、方法和不確定度評定方法。規定了使用的標準器,明確了相應的校準操作。
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
穩頻激光器的種類很多,包括氣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穩頻激光器的波長種類也很多,在紫外波段、可見光波段和近紅外波段都有應用。穩頻激光器的波長不確定度水平相差也很大,從10-7量級到10-12量級,甚至更低。
穩頻激光器采用外差法進行校準。即,令被校準穩頻激光的輸出光束與參考光束重合,形成拍頻,通過測量兩者之間的頻率差,計算得到被測穩頻激光的頻率值和真空波長值,同時得到被校準激光的頻率穩定度。參考光束可以來自波長標準激光器,也可以來自光頻梳。
在校準穩頻激光器時,應大致了解被校準穩頻激光器輸出光的波長和不確定度水平,以選擇適當的參考光源。參考光源的頻率(真空波長)應為已知。參考光源的頻率與被校準激光的頻差應小于1 GHz,且不為0。參考光源的頻率標準不確定度應不大于被校準穩頻激光頻率標準不確定度的1/3。
校準穩頻激光器時一般首選波長相近的波長標準激光器作為參考光源,當波長標準激光的波長范圍或頻率不確定度水平無法滿足校準需求時,則選擇以時間頻率信號為參考源的光頻梳作為參考光源。
本規范適用于作為激光波長標準光源的穩頻激光器的校準。穩頻激光器種類繁多,不確定度水平相差巨大,校準時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參考光源。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