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做好國家計量技術規范之修訂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的制訂任務,以及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與全國力值硬度重力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簽訂的計量技術法規文件制定/修訂合同,由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負責制訂《正弦力標準裝置校準規范》,目前已經完成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正弦力在經濟建設、軍工領域應用較為廣泛。當激振頻率較高時傳統的“靜標動用”會產生較大誤差。目前國外德國物理技術研究院(PTB)、國內中航工業北京長城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簡稱304所)建有絕對法正弦力計量標準裝置,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建有比較法正弦力計量校準裝置,可對力傳感器及測力儀幅頻特性、相頻特性進行動態計量校準。但由于質量塊加速度分布不均勻,各技術機構間正弦力計算方法不統一,因而不同正弦力標準裝置校準結果不同,造成量值不統一。為了規范正弦力(振動儀器設備)檢測、檢驗與計量,有必要制定正弦力標準裝置校準規范。
正弦力標準裝置由激振力源、質量塊、加速度測量系統組成,正弦力計量校準在電動振動臺面安裝力傳感器,在力傳感器上再安裝質量塊并測量其加速度,用牛頓第二定理計算正弦力幅值。盡管《正弦法力傳感器動態特性校準規范》JJF1370—2012對力傳感器進行正弦法校準所用的儀器設備的技術要求有規定,但僅限于絕對法測量。由于目前國內外沒有正弦力標準裝置這方面的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由于正弦力計算理論公式是固定橫截面的柱狀質量塊,而實際校準中無法避免局部為變截面裝配,因而按牛頓定理計算的正弦力與力傳感器上的實際作用力有差異,因而正弦力校準時應充分考慮校準的約定條件,否則不同的裝置或校準人員將得到不同的校準結果。因此針對正弦力計量標準裝置迫切需要制定技術法規,以規范正弦力檢測、檢驗與計量,實現正弦力標準裝置的量值統一。
JJF 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述》、JJF 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共同構成本規范制定工作的基礎性系列標準。
本規范在制定過程中充分參照了國家標準GB/T 20485.1-2008/ISO 16063-1:1998《振動與沖擊傳感器校準方法 第1部分 基本概念》、JJF 1011-2006《力值與硬度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156-2006《振動 沖擊 轉速計量術語及定義》中的術語、符號與定義;引用了國家標準GB/T 20485.11-2006/ISO 16063-11:1999《振動與沖擊傳感器校準方法 第11部分 激光干涉法振動絕對校準》、GB/T 20485.21-2007/ISO 16063-21:2003《振動與沖擊傳感器校準方法 第21部分 振動比較法校準》、JJG 638-2015《液壓式振動試驗系統》、JJG 948-2018《電動振動試驗系統》、JJF 1219-2009《激光測振儀校準規范》、JJF 1370-2012《正弦法力傳感器動態特性校準規范》中相關的校準項目、方法及計量性能。
本規范規定了校準正弦力標準裝置的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校準方法、校準結果的處理及復校時間間隔。
校準環境條件:
1. 環境溫度:(20±5)℃。2. 相對濕度:≤80%。3. 電源電壓:380(110%)V或220(110%)V,頻率:(501)Hz范圍內。4. 周圍環境應無明顯影響校準結果的振動和沖擊源,無強電場、強磁場、強聲場的干擾。
校準方法:
采用分部法校準與以力傳感器套組為傳傳遞標準進行校準能力驗證相結合的方法。規定力傳感器套組中使用的指示儀表(包括可向傳感器提供激勵電壓的指示儀表)的相關準確度指標,原則上應優于被檢力傳感器相應準確度指標的三分之一。
本規范適用于中頻標準振動臺或電動振動系統為振動力源的正弦力標準裝置的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