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科研設備是支撐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引領前沿科技創新、吸引頂尖人才的重要手段,其規模、質量和利用效率直接關系到國家科技創新實力和競爭力。
上世紀末,我國在大型科研儀器領域的投入開始逐步增加,以滿足科研工作需求。但隨著儀器設備的逐年增多,利用率低下等問題也隨之而來。為實現資源充分利用,近年來國家連續出臺相關政策,要求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的開放共享。
9月13日,青島藍谷海洋儀器共享平臺、“藍谷1號”近海測試科研平臺正式對外發布。這是青島藍谷以平臺化思維推動創新要素間深度融合的具體舉措。
青島藍谷海洋儀器共享平臺是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建立的集科研儀器展示、共享、檢測、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定位于實驗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者,在著力推動區域內科學儀器、設施設備等開放共享的同時,進一步鏈接高校院所的專家資源,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研發支持。
平臺將面向全社會提供科研儀器入網、儀器查詢、在線預約、專家咨詢等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共享服務。目前已匯聚了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山東大學(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海檢集團等區域內十余家高校院所、重點企業的高端儀器設備400余臺(套)。
青島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工作始于2004年,2009年建設了青島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使用網絡平臺管理大型科學儀器。截至目前,服務平臺入網儀器已達4700余臺套,儀器原值超過38億元,儀器類別覆蓋了分析儀器、海洋儀器等15個類別,基本滿足各行各業的檢驗測試需求。
下一步,青島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將加強與青島藍谷海洋儀器共享平臺的合作與交流,依托市、區兩級儀器共享平臺,充分挖掘現有儀器的服務潛力,推動資源共享、業務共享,實現服務機構之間的互利共贏,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發展。
近年來,科技部在推動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加強部門和地方統籌協調,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統一的科研設施與儀器的國家網絡
管理平臺,特別是2018年還對中央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單位的開放共享情況進行了評價考核,對優秀和良好的單位給予獎勵性后補助,對結果較差的單位給予了懲罰。各地方也通過創新券等方式加強引導,現在整體上開放共享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