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9月8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2021粵港澳大灣區微納
傳感器大會。會上,一批智能傳感器“專精特新”項目簽約,總投資規模近百億元。同時,廣東省首個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廣東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和“廣州市工業軟件產業園”揭牌啟動。
2020年,黃埔區出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區縣級智能傳感器產業專項政策——“智能傳感器20條”,面向高端設備、關鍵零部件和元器件、關鍵材料等智能傳感器產業鏈的斷點、堵點、痛點,鼓勵研發創新、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發展。
目前,黃埔智能傳感器產業逐步完善,形成了涵蓋研究開發、材料元件、設計制造、應用終端、應用軟件與系統“主體集中、區域集聚、技術先進、應用繁榮”的產業鏈圈。擁有金發科技等傳感器基礎材料企業超10家,擁有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智能傳感器項目及其量產的6寸壓電IDM晶圓產線、南方電網總部及其數字電網研究院、廣東省目前唯一量產的12英寸芯片虛擬IDM項目粵芯半導體、全球CTP行業龍頭企業愛司凱、國內領先的MEMS傳感器IDM公司奧松電子等傳感器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企業15家,以及傳感器應用終端企業70家以上,如小鵬汽車、高新興、廣州數控、國機智能、機械研究院、百度阿波羅等。
廣東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位于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北側,總占地面積約10.79萬㎡,建筑面積49.8萬㎡,總投資26.8億元,集定制式總部、產品研發中心、摩天工廠、人才公寓、產業配套、生活配套于一體,是推動數字經濟與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雙融合、雙突破”的新標桿,將與知識城納米谷、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總部形成“三園聯動、帶動三片發展”的新發展格局。
2020年9月,廣東省、廣州市、廣州開發區三級聯動啟動共建廣東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以廣州開發區為試點,力爭5年內建成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時隔一年,廣東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已拔地而起,首批功能性建筑“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園運營中心”已于今年6月28日投入使用。
“廣東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可以彌補珠三角在智能傳感器產業鏈上重要的一環,未來如能打通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化產業鏈的閉環,它的規模將有可能在千億級以上的級別。”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李紅浪認為。
資料來源:廣州日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