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導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水質色度的測定方法,制定《水質 色度的測定 稀釋倍數法》,9月15日起實施。
《水質 色度的測定 稀釋倍數法》規定了測定水質色度的稀釋倍數法。適用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色度的測定;方法檢出限和測定下限為 2 倍。
引用文件
HJ 91.1 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HJ 1147 水質 pH 值的測定 電極法
在《水質 色度的測定》(GB 11903-89)中水的顏色定義為“改變透射可見光光譜組成的光學性質”,可區分為“表觀顏色”和“真實顏色”。“表觀顏色”是由溶解物質和不溶解性懸浮物產生的顏色,用未經過濾或離心分離的原始樣品測定。“真實顏色”是指僅由溶解物質產生的顏色,用經 0.45?m 濾膜
過濾器過濾的樣品測定。
本標準與《水質 色度的測定》(GB 11903—89)中稀釋倍數法部分相比,主要差異如下:由原來的 2 倍稀釋方法,改為自然倍數稀釋方法;對測定條件:光線、光源、環境、人員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增加了樣品的保存條件和保存時間的要求;修改了樣品顏色的描述;增加了結果計算與表示;增加了“精密度”的內容;增加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內容。
此外,色度是表征水質污染的一項重要指標。純水為無色透明。清潔水在水淺層應為無色,深層為淺藍綠色。天然水中由于存在泥土、浮游生物、鐵、錳等,可使水體著色。印染、造紙、紡織、制藥、食品等工業廢水中常含有大量染料、生物色素等,是導致環境水體著色的主要來源。
而有色廢水常給人以不愉快感,排入環境后又使天然水著色,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因此,準確的進行色度表征,通過控制色度達到有效控制廢水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測定水的顏色主要有兩種方法,即鉑鈷比色法和稀釋倍數法。鉑鈷比色法一般用于地下水和生活飲用水中色度的監測。稀釋倍數法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監測。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