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近兩年,隨著垃圾分類管理政策的落地,全國各大城市在環保治理上取得了明顯成效,民眾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對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垃圾分類的智能化發展,給廣大環保工作者帶來了便利,減輕了社區垃圾分類管理壓力,為城市環保管理提供了一條“智慧捷徑”。
政策推動垃圾分類法治化
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加上處理不當,導致生活垃圾增長過快,給環境和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據統計,我國城市及農村每年垃圾量多達上億噸。為了減輕城市可承載負荷,緩解“垃圾圍城”危機,垃圾分類管理勢在必行。
作為第一個全面強制推行垃圾分類的試點城市,上海自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其他城市開始根據實際情況,相繼出臺了地域特色鮮明的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垃圾分類不僅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還是智慧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項目。在全國各地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垃圾分類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也對循環經濟發展也發揮了積極效應。
科技加速垃圾分類智能化
垃圾分類是一個全民行動,要想將垃圾分類真正落實到各個小區卻并非易事。為了調動民眾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社區里出現了不少“新鮮事物”。
1、智能垃圾箱:比起老式垃圾桶,新型智能垃圾桶不僅“顏值”更高,還可實現溫度檢測、掃碼投遞、定位、智能換氣、戶外防水等功能。自動開蓋,自動分類,封閉式管理也讓垃圾異味不再外漏,更干凈衛生。
2、智能垃圾分類驛站:由垃圾投放區、功能區、洗手區、宣傳區四部分組成。居民通過電子刷卡便可分類投放垃圾,均為無接觸模式。不用拉環或腳踏板,就可以輕松扔垃圾,還配有智能開關洗手液和水龍頭,扔完垃圾還能洗手。
3、垃圾袋自動發放機:和自動售賣機的使用一樣簡單方便,居民使用社區統一配發的IC卡,便可以領取垃圾袋,還可以用積分兌換禮品。
安企助力垃圾分類智慧管理
由于涉及主體多、覆蓋范圍廣、管理難度大,垃圾分類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難題和挑戰。部分安防企業開始依托物聯網、視頻監控、AI智能分析等科技,研發與垃圾分類相關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
海康威視智能警戒攝像機
通過海康威視智能警戒攝像機,實現圖像的高清采集以及人員的準確識別,通過報警輸出信號連接智慧音柱,觸發自定義語音,對倒垃圾人員溫馨提醒,規范文明倒垃圾行為。
大華股份聲光警戒網絡攝像機
大華股份聲光警戒網絡攝像機內置智能算法,在小區垃圾分類中,可在事中進行干預,通過高頻次的垃圾分類宣傳引導,提升小區業主垃圾分類的意識。
科達智能垃圾清潔屋
科達智能化垃圾清潔屋具備可監管、會提醒功能,在垃圾清潔屋前端部署高清視頻監控攝像機,在城管監管中心部署AI算法,當出現垃圾滿溢、違規投放、不分類投放等異常情況,會實時告警提示。
垃圾分類不僅可以減輕城市環境污染壓力,還能提升資源再利用率,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垃圾分類,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現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