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2015年,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提出將無人機分為消費級、工業級和軍用級三類。時至今日,中國消費級、軍用級無人機早已走出國門,享譽全球。而工業級無人機作為后起之秀,正呈現出蓬勃發展動力,市場空間巨大,受到了業內廣泛關注。
工業無人機市場一片藍海
2019年,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達152億元。2020年,我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約達273億元。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民用無人機產值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速25%以上。因而,未來我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增長速度仍有望保持在高位。
此外,根據第三方機構Frost&Sullivan預測,2020-2024年全球消費無人機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有所下滑,從2015-2019年的24.09%下降至20.00%;而同期工業無人機將保持高增速,從2015-2019年的50.62%增長至56.43%。
從上述數據可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且保持較高增速。除了政策利好外,工業無人機在市場應用方面的快速進展也是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工業無人機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可應用在地理測繪、電力巡檢、安防監控、農林植保、交通巡邏等諸多場景。
成都“攀臨”工業無人機產業高地
在政策、市場、應用等多輪驅動下,國內工業無人機產業正加快落地,各省市也紛紛加碼入局,積極利用自身優勢爭奪無人機產業發展競爭優勢。目前,四川成都已占據國內工業無人機產業發展關鍵地位,展現出“攀臨”產業高地的自信姿態。
早在2016年,成都一家制造商便采用垂直起降方式,讓工業無人機的使用變得更加靈動。當前,成都市與無人機相關的企業多達500家,有專注于大型無人機研發制造的,也有深耕于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和無人機應用的……其中,就有國內工業無人機領域的代表企業之一“縱橫股份”。
“縱橫股份”全稱為“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成都的本土工業無人機企業。該公司選擇以“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為主攻方向,在國內率先發布并量產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產品。用效率高、航時長以及垂直起降并能夠懸停的優勢,解決了固定翼無人機的難題。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報告,2019年,大疆創新以55.1%的市場份額位列中國工業無人機整機市場第一,縱橫股份以5.4%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雖然和大疆相比市場份額差距較大,但也顯示出以縱橫股份為代表的成都工業無人機企業已然具備顯著競爭力,而這也是成都發展工業無人機產業的“底氣”和“成績”所在。
結語
作為我國工業無人機產業發展的縮影,成都的表現不可謂不優秀。隨著國內無人機政策法規、
標準體系持續完善,市場規模繼續擴張,相信會有更多的“成都”和更多的“縱橫股份”將陸續站上工業無人機產業發展的廣闊舞臺。未來,中國工業無人機能否如消費級無人機一般在全球熠熠生輝呢?我們拭目以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