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研發】高山滑雪比賽是冬季奧運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比賽時運動員最高時速可達到248km/h。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前后出發的滑雪運動員的賽道雪質狀態需要保證一致,因此高山滑雪比賽均采用冰狀雪賽道。所謂冰狀雪,是指滑雪場的雪質形態,其表面有一層薄的硬冰殼,用于減小賽道表面對于滑雪板的摩擦力。
自動冰雪粒徑儀測量注水雪樣
冰狀雪賽道壓強-深度關系圖
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南極團隊承擔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2020的“不同氣候條件下冰狀雪賽道制作關鍵技術”中關于冰狀雪賽道的質量檢測的專用儀器的研制工作,針對冰狀雪賽道的特點,與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合作研發了測量冰雪的粒徑大小的冰雪粒徑檢測儀及測量冰雪硬度大小的雪硬度計。
課題組成員不畏嚴寒風雪,不畏疫情的風險,于2020年11月-2021年3月,抓住冬奧會舉辦前的最后一個冬季的機遇,在冬奧會舉辦地北京延慶、河北張家口以及黑龍江哈爾濱亞布力冬季體育訓練基地對不同氣候條件、不同注水強度的冰狀雪賽道進行了粒徑及冰雪硬度測試,獲得了不同深度冰雪粒徑的變化圖以及不同深度的冰雪硬度的曲線圖。
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認為“雪粒徑及硬度計等新型冰雪儀器的研究,將過去以人工經驗為主的冰狀雪賽道狀態判斷變為了客觀、清晰的科學指標,為冰狀雪賽道制作
標準的透明化提供了參考依據”。項目攻關團隊的帶頭人,國際冰凍圈科學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丁明虎研究員認為“雪粒徑和硬度計的設計充分考慮了不同于自然雪的人工造雪的特殊情況,儀器在項目工作中表現優異,性能穩定,可靠性高,超過了同類的外國相關儀器。”
未來,雪粒徑和雪硬度計還將用于南極昆侖站地區的冰雪地基承載力的測試和判斷工作,為南極天文臺的建設工作作出貢獻。
原標題: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順利完成“科技冬奧”冰狀雪賽道測試工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