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19世紀初到今天,電表經歷過感應式、電子式、智能式三個階段。從2009年開始,我國開始了
智能電表的改造工作。自此開始,國內智能電表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然而,隨著國網、南網
電能表招標工作的持續開展,以及智能電網改造工作逐漸接近末期,兩大電網公司智能電表招標數量相較前幾年開始有所減少,行業開始進入調整期。
上一輪智能電表替換黃金期剛剛過去,新一輪替換潮將至未至。智能電表企業整裝待發,為下一波替換做準備。如今,智能電表新標準尚未公布,智能電表企業努力和“掘金”方向將會是哪里?
目前,國內智能電表的需求,除了來自新增用戶需求增加外,來自新能源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領域的應用需求增長潛力大。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社會認可,充電樁也隨之成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3月,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概念,充電樁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銷量的25%左右,保守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700萬輛左右。以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2000萬輛、車樁比1:1估算,需要的充電樁數量約1880萬臺。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在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按照測算2018年充電樁市場規模的方法,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700萬輛,屆時充電樁的市場將會超過2400億元。
智能電表作為新能源充電樁中電池儲存與管理的關鍵部件,占充電樁成本的10%。由此推算,智能電表在新能源領域應用的市場規模可達到240億元。
隨著國內智能電表市場增量日漸縮小,產能過剩情況日益嚴重,智能電表行業進入艱難時期。此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需求日漸增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成為電能表企業新的掘金“藍海”。
為了及時抓住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場的機遇,不少電能表企業開始積極參與電動汽車充電樁項目研發,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如某企業推出一款高精密度充電樁用智能電表,不僅可應用于充電樁智能充電計量與管理,還具有支持凍結、事件記錄、測量數據存儲等功能。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10年,我國存在6300多萬個充電樁建設缺口,充電樁納入“新基建”,有望帶動新能源汽車新一輪快速增長,促進國家能源網絡優化升級,激活萬億元級別大市場。在智能電表行業進入調整期的當下,電能表企業只有加大產品研發,積極應對市場需求變化,才能在“藍海”中收獲一片“金海”。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