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不透水區域的不斷增加,城市的下墊面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致使城市面源污染逐漸成為影響城市水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類型的下墊面在降雨徑流沖刷下所引起的面源污染特征有很大差異,因此城市典型下墊面地物類型的精細提取和分類是實現城市面源污染監測的前提。
另外,常規的地面調查不能準確且全面地獲取下墊面的空間分布,而遙感影像的自動分類技術具有快速、高效而不失客觀的特點,在地表信息獲取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因此,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修訂)》,規范和指導我國面向城市面源的典型城市下墊面遙感提取工作,為城市面源污染遙感監測提供參考,制定《面向城市面源污染監測的典型城市下墊面遙感提取技術指南》團體標準。并已于2020年12月29日實施。
《面向城市面源污染監測的典型城市下墊面遙感提取技術指南》基于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建立了面向城市面源污染監測的典型城市下墊面遙感提取技術流程,以期為基于高空間分辨率遙感影像的典型城市下墊面提取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面向城市面源污染監測的典型城市下墊面遙感提取技術指南》規定了面向城市面源污染監測的典型城市下墊面遙感分類提取的技術原理、結果驗證、產品制作和質量控制。適用于面向高空間分辨率遙感影像的典型城市下墊面遙感提取。
引用文件:GB/T 14950——2009攝影測量與遙感術語、GJB 2700——1996衛星遙感器術語
《面向城市面源污染監測的典型城市下墊面遙感提取技術指南》為精準識別可能造成城市面源污染的典型城市下墊面污染源結構和空間分布位置等重要信息,基于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在地面實測光譜數據、遙感知識庫等數據源支持下,利用圖像分類算法及部分人工輔助,對屋頂、道路、綠地、水體、施工用地、農田、林地及溫室大棚等典型城市下墊面地物類型進行精細提取和分類,建立了面向城市面源污染監測的典型城市下墊面遙感提取技術流程。
主要包括高分辨率遙感數據選取、數據預處理、樣本采集、特征提取、圖像分類、分類后處理與結果檢驗,以及成果輸出等技術環節,以期為基于高空間分辨率遙感影像的典型城市下墊面提取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