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深度】隨著經濟的發展,計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傳統的
計量儀表不再適合現代整體經濟的發展方向,而智能計量儀表逐步走進計量的行業,智能計量表以電子技術為主,融合電子、信息、軟件、通信、機電控制多項技術,能夠實現對用能量的計量、監測、蹊徑計價、收費、控制、統計的智能化或遠程自動治理,進步效率,避免上門抄表,實現蹊徑收費,促進節約能源。
物聯網技術的出現,計量儀表領域也迎來了一場技術性的變革,從傳統的機械式計量儀表到物聯網計量儀表的應用。物聯網計量儀表走入人們視野。那么,你了解計量儀表嗎?
計量儀表知多少
計量儀表廣泛應用到國民經濟中,計量儀表是計量重要的組成部分,推動計量發展。計量儀表作為法定計量用具,主要用于水、熱、氣、電和油等類似氣體或液體的供給過程中,在工廠、政府、棲身小區、學校、企業等用戶群集中的諸多領域中均得到廣泛應用。
智能計量儀表相比于傳統機械式儀表在計量精度、耐磨損、抗干擾等計量性能上優勢明顯,其生產工藝的成熟與規模化量產,離不開流量測量技術、傳感與信號采集技術、材料應用與結構設計技術等多項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智能儀表產品市場普及率和滲透度亦隨著材料科技、工業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提高。
另外,計量儀表就像是一把尺子,衡量著世間萬物的尺度。小到我們家庭中用到的
壓力表、溫度計、電流表,大到一些精密的測量分析儀器,都屬于計量儀器儀表。作為制造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計量儀器儀表一直都在不斷地向前發展。比如說,從以往的機械式水電表到現在的智能水電表,都展現了儀器儀表發展的向前性。
智能計量儀表發展可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披露,2012-2020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行業工業增加值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19年,其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5%。2020年1-8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行業也逐漸復蘇,其工業增加值增速已恢復到1.5%的水平。
隨著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整體水平提高,計量儀器儀表也獲得巨大的發展。智能計量儀表相比于傳統機械式儀表在計量精度、耐磨損、抗干擾等計量性能上優勢明顯,2019年我國智能計量儀表市場規模約為264.3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智能計量儀表的增長率有望從現在的35.4%提高到45.7%。
同時,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快步實施,給國產智能計量儀表出口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如今,隨著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等新一輪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計量儀表行業也將迎來進一步的改變。
物聯網時代,智能計量儀表新征程
當物聯網遇上計量儀表,開始智能計量的新時代,那么我們要從哪些方面做才能使得智能計量儀表發展的更好呢?
一是,結合國家的政策推廣,把智能計量儀表推向市場。國家對于企業的綠色制造、環保項目等要求,提出了企業必須進行節能減排的措施,而其中,計量儀表對于提醒供企業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的統計都有著十分大的潛力,這些將獲得企業的減排發展和國家環境政策的雙贏。
二來,要對計量儀表進行技術上的突破。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運用物聯網技術與計量儀表結合發展產生的智能計量儀表就是當前新的潮流。在民用四表中,如果使用智能基表系統,不僅對于售電公司大有益處,對于客戶本身也是一中全新的服務。幫助解決傳統人工計量的弊端,減少了人力消耗,減少了能源消耗。
三者,計量儀表企業要跳出傳統圈子。我國計量儀表在通用上使用較為廣泛,但在航空航天、 海洋監測、交通運輸等專用計量測試研究較少,我國必須要加快技術的升級轉型,加強計量儀表的專用領域核心技術研究,在新領域上做出突破,延伸市場。
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科技的變化日新月異。計量儀表行業很可能迎來另一次重要的變化。對于計量儀表企業來說,千萬不能故步自封,更是要緊跟歷史潮流,不斷進行創新。物聯網時代,計量儀表踏上新征程。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