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近年來,在“互聯網+”深入各行各業發展的趨勢下,為解決我國醫療資源的短缺問題,國家開始頻繁出臺相關政策來促進“互聯網+醫療”產業的發展。
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文表示將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文件明確提出,全行業要橫向、縱向深化落實“五個一”服務。
根據通知具體來看,這“五個一”分別為:推進“一體化”共享服務,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務水平;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并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壘;推進“一站式”結算服務,完善“互聯網+”醫療在線支付工作;推進“一網辦”政務服務,化解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推進“一盤棋”抗疫服務,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技術支撐。
對此,業內認為,未來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將在政策與疫情疊加下進一步擴大,預計將擴張至2024年的11290億元及2030年的42230億元。
事實上,長期以來,國家對于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的政策導向并不明確,直到醫療供給側改革逐步開展,至2018年,政策才逐漸放開明朗,規范、鼓勵、支持行業的發展。特別是今年以來,相關利好政策更是頻繁發布。
例如今年9月,國家印發的《以新業態新模式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就表示,將積極開展消費服務領域人工智能應用,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加快研發可穿戴設備、醫療電子、醫療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增強新型消費技術支撐。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意見中明確提到要積極發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大力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互聯網診療、電子處方流轉、藥品網絡銷售等服務。
而近段時間,國家醫療保障局又發布了《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45號)》。其中則指出,定點醫療機構要提供符合規定的“互聯網+”醫療復診服務,并按照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診察類項目價格收費和支付;發生的藥品費用也要比照線下醫保規定的支付
標準和政策支付。
從眾多利好政策來看,國內醫藥互聯網市場正加快成熟。而在今年疫情的推動下,業內預計,隨著國家不斷放寬對互聯網+醫療的約束,且打通了醫保、支付等多處關鍵環節,我國互聯網醫療還將持續快速增長,并進入黃金發展期。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國家方針推動和患者需求牽引下,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正迎來“井噴”式發展。但在此背景下,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勢必也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未來如何在市場上建立前期優勢和牢固的護城河,將成為所有玩家都要面對的巨大挑戰。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