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研發】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脈沖星團組科研人員利用南山觀測站26米射電
望遠鏡(NSRT)脈沖星計時觀測數據,使用Cholesky變換減小耦合誤差的分析方法,得到了87顆脈沖星更準確的自轉參數、自轉制動和周期躍變,進一步確定了其中48顆脈沖星的位置和自行。該研究發揮了NSRT在脈沖星計時方面的優勢;研究揭示的脈沖星自轉非穩定特征,有助于學界更好地認識中子星的物理性質。
脈沖星的自轉能夠不斷轉換為向外輻射的高能粒子和電磁輻射,因此,脈沖星自轉逐漸減慢。對脈沖星進行長時間計時觀測,可得到脈沖星的自轉參數、位置及自行運動。脈沖星計時還被用于檢驗廣義相對論、探測引力波及星際導航等。長期觀測表明,一些脈沖星的自轉減慢均受到計時噪聲和周期躍變影響。這兩種現象均被認為主要是受脈沖星內部超流活動驅使,因此,可利用它們來研究脈沖星的內部物理。
研究人員使用NSRT,探測到三顆脈沖星PSRs J1722-3632、J1852-0635和J1957+2831的周期躍變。其中,前兩顆脈沖星是探測到周期躍變,PSR J1722-3632是發生大躍變的第二年老脈沖星。研究發現,對于中等年齡的脈沖星,制動指數值與特征年齡具有強相關性,且制動指數有正有負;年輕脈沖星的制動指數和特征年齡無相關性,其制動指數幾乎全為正值。該結果為研究脈沖星的自轉演化及內部物理提供了重要樣本。
相關研究成果以Results of 12 yr of Pulsar Timing at Nanshan. I.為題,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20,896,140)上。下一步,研究人員將繼續利用南山NSRT對這些脈沖星進行計時監測,研究其計時噪聲特性,這有利于加深理解中子星計時噪聲機制和內部物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