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下游】10月21日,阿里完成多語言實時翻譯的電商直播,該直播展示了AI無懼嘈雜環境、口音不
標準及口語化語言風格等問題,實時將中文直播內容精準翻譯成俄語、英語、西班牙語等語言。據悉,該技術將大規模應用于2020年雙十一活動。
在如此亮眼成績的背后,是默默耕耘、持續探索的嘗試與創新。據介紹,過去幾年,阿里AI翻譯技術歷經多次迭代升級,目前一天可翻譯3000億個詞語,可提供214種語言的高質量翻譯,并創造多項世界紀錄,30多項相關研究成果已被AI頂會收錄。
有分析人士認為,偏口語化的翻譯行業,例如外語導購、同聲傳譯、電影字幕等,才是真正考驗AI翻譯的場合。對于AI而言,口語場合一大的挑戰是識別人的情緒和語調。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的語調下,想要表達的含義可能天差地遠,人類在理解這種情感變化時更加敏銳,AI翻譯可能還需要經過系統性訓練和學習才有望實現。
去年年底,閱文集團與國內人工智能公司彩云科技合作的30部AI翻譯網文作品,上線閱文旗下海外門戶起點(Webnovel)。平臺同步上線“用戶修訂翻譯”功能,使用戶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對AI翻譯進行編輯修正,修訂信息將幫助翻譯模型不斷優化效果。許多用戶對AI翻譯出來的作品,也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
說起AI翻譯,較為具有代表性的莫過于現在很流行的翻譯棒。翻譯棒是一款硬件產品,其能通過交互進行實時翻譯,購物、出國旅游都能派上用場。目前的翻譯棒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機身內置了翻譯引擎,支持離線翻譯。另一種則需要連接手機,借助
APP來實現翻譯效果。就使用體驗而言,兩種產品都已經收獲了屬于自己的用戶群體。
讓計算機處理人類語言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它考驗機器的深度學習能力和語義識別能力應用,能夠通過理解上下文語境給出精準翻譯結果,同時結合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擁有語音、拍照、對話、文本翻譯等功能。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人工智能尚且算是一個新鮮的領域,人們意識到一些高新技術的出現可以方便我們的生活。眼下,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正處于早期階段,語音智能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AI翻譯更只是其中小小的一環。不論AI智能翻譯機器今天取得的成就有多么高業內人士也還需要保持謙虛冷靜的心態,注意到其需要鞏固和提升的地方。
無論如何,AI翻譯要全面取代人類翻譯還是不太靠譜的事情,至少在接下來的十年內,除了少部分語法要求嚴格的專業領域,人類翻譯基本無需擔心會被取代。況且,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情感溝通、思想交流的有力工具,及時有一天AI翻譯能明白每句話的字面意思,它也很難明白語言詞匯背后所蘊含的社會價值和情感傾向。
當今機器翻譯水平一般得益于神經網絡翻譯的發展和語料庫的持續擴充,機器翻譯準確度大大提高。對于僅瀏覽網站、無特殊需求的網民來說,在線翻譯平臺的語言質量已經不錯了。也許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系統平臺的豐富,AI翻譯各類文學、藝術、醫學等作品的準確率和生動性會實現進一步提升,并推動文娛產業向前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