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深度】今年是人們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更是中國精確測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在這個特殊年份,自然資源部會同外交部、國家體育總局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了新一輪珠峰高程測量工作。
珠穆朗瑪峰,形成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相互作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復雜的地質結構,對評估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有著極為重要的科學意義。精準的測量珠峰高程、峰頂雪深、風速,則能為科學研究提供更好的數據支撐。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并先后于1975年和2005年公布珠峰高程。
你要知道的測繪相關儀器
據悉,2020珠峰高程測量進入登頂測量階段。按計劃,測量登山隊沖頂組將在22日登頂測量。據了解,在測量的過程中,測量團隊一般會使用測繪儀器對目標物進行測量。那么,你知道測繪儀器嗎?
目前,市面上的測繪儀器種類眾多,功能不一,包括經緯儀、水準儀、平板儀、電磁波測距儀、全站儀、陀螺經緯儀、激光測量儀器、液體靜力水準、攝影經緯儀、立體坐標量測、立體測圖儀、正射投影儀等。
其中,激光測量儀器是裝有激光發射器的各種測量儀器,常見的激光測量儀器有激光準直儀、激光指向儀、激光垂線儀、激光經緯儀、激光水準儀、激光平面儀等。
另外,為推動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順利展開,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測繪科技與管理方面的專家和測繪人員將綜合運用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對珠峰進行地科學測量。
而GNSS衛星測量是重要一環。在峰頂,GNSS接收機能通過衛星獲取平面位置、峰頂雪面大地高等信息。登頂測量時,的GNSS接收機依托北斗系統和珠峰地區以及外圍的GNSS監測網聯機同步觀測,同時還可監測相關地區的地殼運動。
有衛星遙感技術 為何還要人登頂?
為了測量數字更精準,測量團隊還會將雪深雷達、重力儀等儀器攜帶到,而這些儀器都需要專業測繪人員測操作。在這里,小編就不禁想問,既然已經用到了航空遙感綜合測量,為什么一定要人登頂測量,現在的衛星遙感技術不可以的嗎?
翻閱資料得知:衛星遙感影像,現在主要用于地表的監測,它可以獲得地表的位置的一些的信息。但就目前來說,它的精度還是不夠,大概能得到的高程方面的精度大概是兩米,另外就是它測的也是雪面的高度,因為沒有人工到峰頂上去,它就沒有雪深的測量,這樣也不能作為一個很準確的結果來發布。
因此,就目前情況來看,用衛星遙感影像來測量珠峰是不夠的。因此,一定要人登頂,實施測量,保障數據的準確性。
登頂測量 國產儀器擔當重任
小編了解到,在此次珠峰測量中,國產儀器擔當重任。天頂儀、重力儀、峰頂覘標、用于三角交會測量的超長距離測距儀等均為國產儀器。
首先,天頂儀是精密測定緯度和緯度變化的儀器。這種儀器用于太爾各特法觀測星對中天天頂距之差來測定天文緯度。一般安裝在固定臺站。它是緯度站的主要觀測儀器。
其次,重力儀有重力儀和相對重力儀兩類。前者用來測定一點的重力加速度值,后者用來測定兩點的重力加速度差。重力儀廣泛用于地球重力場的測量,固體潮觀測,地殼形變觀測,以及重力勘探等項工作中。
再者,據了解,我國新的測繪基準體系建設成果也應用于此次測量。同時,也將運用航空重力測量技術,提升測量精度。
后,小編想說,作為世界高峰,珠峰的每一次測量都會引起的關注。珠峰高程測量的背后,其實也是一個國家測量登山隊員、測繪科技水平的檢驗,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現。在05年登頂測量的時候,我國使用了進口的儀器產品,15年后中國再量珠峰,國產儀器已經擔當重任。這些儀器儀表你知道了嗎?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