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應用】地震預警,是基于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利用地震
傳感器及相關技術系統建立地震預警網,在地震發生時全自動地向還未受波及的用戶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發出預警的行為。
資料圖
當地時間5月3日14時06分,印尼巽他海峽附近發生5.3級地震后,安裝在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的地震預警接收終端,發出23秒倒計時預警。據悉,這是成都高新減災所地震預警技術支持建設的印度尼西亞地震預警系統,實現破壞性地震預警。
去年8月15日,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雅加達聯合啟動了印尼地震預警系統的建設。該系統于今年4月投入試運行,本次預警5.3級地震是該系統試運行以來成功預警破壞性地震。
據了解,本次地震震中位于距離坦龐97公里的海洋之中里,距近的地震監測臺站約60公里。與中國大陸地震預警網的建設不同,印尼地震預警系統的建設中提升了對于網外地震,特別是海中的地震的預警能力。
資料圖
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說,下一步該所將結合印尼海島眾多的特點,在島上增加地震監測傳感器的數量,進一步提升預警能力。根據雙方協議,未來該系統還將通過電視、手機和專用接收終端逐步為覆蓋區域的民眾和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預務。
此外,4月29日,該所宣布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正在四川啟動建設,到今年年底,該網在四川省內的地震監測臺站將達到3000個。王暾介紹,相比于第一代預警網,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響應時間更短、可靠性更高、覆蓋更廣、臺站更密集、服務區域更廣。隨著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完成臺站布設后,對四川地震區人口的覆蓋率將達到99%,將推動四川省地震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第二代地震預警技術對前端預警臺站、中端傳輸響應渠道、末端處理系統均做出了基于分布式處理的全面升級,通過云計算運行中心進一步優化算法,并可利用5G通信技術提升系統響應速度。未來,該第二代預警網將使預警盲區半徑縮小15%,并有望在局部區域具有更小的盲區半徑,漏報率、誤觸發率也同步降低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